
文/張家榕
內政部警政署於2025年10月22日發布函文,推動「保全種子教官接受防災士培訓」計畫,要求保全人員年底前取得防災士資格,否則取消資格,強化管理。此政策旨在藉教育訓練手段,提升保全人員防災與救護能力,使其不僅維護社區安全,也成為公寓大廈防災關鍵力量。傳統保全多專注於秩序維護,隨著防災韌性理念深化,保全需具備地震、火災、急救等專業技能,能在災害時迅速引導避難與救援。
然而,實施過程中面臨挑戰,包括保全人員多為私營企業雇用,工時與薪資問題影響培訓意願,且流動率高;公寓規模與管理能力不一,部分社區缺乏防災資源;住戶防災意識參差,影響成效。建議政府加強補助,鼓勵將防災士資格納入聘用條件,推動管理委員會與住戶共同參與防災教育,並利用科技提升培訓與資訊共享效率。同時建立持續評估機制,確保政策落實。
公寓大廈駐衛保全是社區防災韌性的核心執行者,政府明確規劃提升其防災專業,期望保全從安全維護擴展至防災救護,成為自助互助的中堅力量。但是,儘管政策設計具備前瞻性,但是實務上已出現培訓課程場次不足或免費與自費的觀望現象,畢竟兩者有近3000元的差異;而主管機關另一個推動的「服勤人員」培訓課程,亦出現類似亂象,在面對政府準備開罰的政策執行,培訓單位除收費不一出現極大差距外,學員還必須千里迢迢、起早摸黑地找課上,甚至連六都之一的桃園市,竟然沒有培訓課程的開班,如此要馬兒壯又沒草餵馬的不食人間煙火行徑,主管機關似應詳實探訪基層與統籌規劃,不宜造成民怨或政策窒礙。總而論之,社會防衛韌性政策未來需政府、物業管理與保全人員協力,克服困難,優化制度與訓練,讓防災政策深入生活,保障居民生命財產安全,推動台灣城市社區邁向更強韌的未來。
作者:張家榕/台灣物業優化精進協會創會理事長
本文為作者授權文章,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報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