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47歲補教業陳老師因多囊腎導致腎功能惡化、雙側腎臟腫大至正常的20倍。彰基醫學中心團隊先以達文西手術切除兩側腎臟,再由陳老師的妹妹捐贈活體腎臟完成移植,手術順利、腎功能恢復良好,陳老師已於9月重返講台。
健檢發現罹患多囊腎 達文西系統切除6公斤腎臟並移植完成
陳老師2016年健檢發現罹患多囊腎,長期於彰基腎臟內科追蹤,但病情逐年惡化,至2024年底進入末期腎臟病階段,且腹部嚴重脹大不適,使生活與工作受限。彰基團隊啟動活體腎臟移植評估,家人積極響應,其中妹妹經組織配對、血液交叉配合試驗及完整健康狀況符合捐贈,為治療帶來轉機。
彰化基督教醫院泌尿外科陳俊吉醫師指出,陳老師的多囊腎體積過大,壓迫腹腔增加移植困難,為了創造安全操作環境,團隊先以達文西系統進行雙側腎臟切除,利用3D高解析視野與靈巧器械精準分離、控制出血,減少疼痛與恢復期。切除的兩側腎臟共重6公斤,比正常腎臟大約20倍。術後雖一度出現心包膜積水,但心臟科即時導管處置,三個月後順利完成移植。

親情支援妹妹捐腎 心中滿滿感謝
陳老師回憶,罹病後看著腎臟逐年腫大、功能惡化,心情也隨之低落,對生活及工作造成極大影響,決定進行手術治療後,獲得家人的支持及妹妹捐贈的腎臟,
多囊腎有家族遺傳特性 需要長期追蹤治療
彰化基督教醫院腎臟內科蔡俊傑醫師表示,多囊腎有家族傾向,需長期追蹤腎功能與血壓、及早處理併發症。腎臟移植護理師賴麗芳也提醒,家族中若有多囊腎病史,一等親應規律接受腎功能與影像檢查。醫師進一步提醒,如果出現腹脹、血壓控制不穩或尿液異常,應及早就醫,當腎臟體積過大影響移植規劃時,可與醫師討論微創切除搭配移植策略。
完成移植後,持續回診、正確用藥、預防感染、控制血壓體重及適當攝取水份,是維持新腎穩定運作與提升生活品質的關鍵。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6607
免責聲明:本文為外稿合作單位授權刊登,如對內容有任何疑問,請向原作單位確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