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肺癌連年高居國人十大癌症死因之首,被譽為「隱形殺手」。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胸腔內科主治醫師柯宏叡指出,肺癌早期幾乎沒有明顯症狀,導致多數患者確診時已屬晚期。然而,若能在第一期就發現,五年存活率可高達九成以上,因此「早期篩檢」成為戰勝肺癌的關鍵。
政府補助每2年免費1次肺癌篩檢 2大族群應把握
為協助民眾及早偵測,國民健康署提供免費「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肺癌篩檢服務,符合資格者可每兩年接受一次檢查。這項檢查快速、安全、輻射劑量低,是目前唯一經國際實證能有效偵測早期肺癌的工具。
柯宏叡醫師表示,目前政府補助的肺癌篩檢對象鎖定兩大高風險族群:
1. 具肺癌家族史者:45至74歲男性或40至74歲女性,若其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曾罹患肺癌,即符合資格。
2. 重度吸菸者:50至74歲民眾,吸菸史達20包-年(每日1包持續20年)以上,且目前仍吸菸或戒菸未滿15年者。
根據規定,不論以哪種資格接受篩檢,若目前仍有吸菸行為,皆須同意同步參與戒菸服務,讓篩檢與預防能夠並行,真正降低疾病風險。
定期篩檢+戒菸最關鍵 九成以上結節屬良性
柯宏叡醫師也指出,若篩檢結果發現肺部結節,民眾無須過度擔心,約95%的結節屬良性。醫師會依據國際標準指引,安排定期追蹤與必要的後續檢查,以確保安全。
此外,柯宏叡醫師提醒,肺癌的發生與吸菸、空氣汙染、油煙暴露及家族遺傳等因素密切相關。除了定期篩檢外,戒菸、保持良好生活習慣與維持居家空氣品質,也是預防肺癌的重要關鍵。
【延伸閱讀】
婦人不菸不酒仍患肺癌 中醫大新竹附醫:這情況得到機率恐多200倍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6680
免責聲明:本文為外稿合作單位授權刊登,如對內容有任何疑問,請向原作單位確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