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外電報導】科技在發展、時代在進步,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卻越拉越遠,逐漸與真實社會脫節。孤獨感也正在悄悄侵蝕著兒童和青少年,CNBC報導,美國非營利組織Common Sense Media最新報告指出,11至17歲的男孩中,有超過四分之一表示感到孤單。專家推測可能與家人、親友互動減少,以及戶外團體活動不足有關,建議家長可以透過增加親子時間、與孩子討論網路使用、鼓勵多參加戶外活動等方式,幫助孩子重新建立情感連結。
社會陷孤獨情緒 連孩子也缺乏社交
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2025年調查顯示,18至29歲的年輕人中,24%表示經常或幾乎總是感到被孤立,30至49歲族群也有20%感受相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兒童與青少年精神科German Velez醫師指出,孩子們越來越孤獨,同樣也不是新鮮事。
是什麼讓青少年男孩感到孤獨? Velez醫師表示,首先就是孩子的社交活動變得越來越少。以吃飯為例,根據2025年《世界快樂報告》,2023年約有四分之一的美國人表示「前一天的每一餐都是自己一個人吃」,較十年前增加53%。但其實跟家人朋友一起用餐,可以建立更緊密的聯繫,也是創造美好回憶的契機。
戶外團體活動讓孩子不孤獨 但社會危機四伏家長卻步
Common Sense Media研究主管Michael Robb也觀察到,運動等團體活動能幫助男孩減少孤獨感,但現在的孩子不像以前那樣經常外出。近期一項研究指出,三分之一的孩子在上學日幾乎不到戶外活動,就算是週末這比例也有20%。社會心理學家Jonathan Haidt在其著作《焦慮的一代》中分析,隨著「陌生人危險」等觀念普及,人們容易因為新聞報導的事件引發擔憂,對社區信任感降低,父母也越來越害怕讓孩子獨自在戶外玩耍。
孩子躲到網路世界 長期接觸「這類影片」可能築起心牆
此外,孩子在網路上看到的內容,也可能加劇孤獨感。Common Sense Media調查發現,73%青少年男孩經常接觸與「男子氣概」相關的網路內容,如鍛煉肌肉、賺錢、打鬥等主題,主要出現在Podcast、YouTube及TikTok上。這類內容強調一種以堅強、隱忍為傲,不輕易表達情感的陽剛氣質。長期接觸這些內容,可能讓孩子築起一道牆,不願向人敞開心扉、建立親密關係,隨著時間孤獨可能悄然而至。
專家:家長應重視親子互動 了解孩子網路使用情形
為了避免孩子感到被孤立,或克服既有的孤獨感,Velez醫師表示重點是「提供孩子比上網更好的選擇」,建議家長可以重視與孩子的相處,確保孩子擁有與朋友、家人互動的時間。
Robb則提出,要關心孩子接觸了什麼網路內容,家長應「保持好奇,而不是憤怒」。他建議家長可與孩子聊聊什麽是社群演算法以及他們看到的內容,例如詢問孩子「看到強調男子氣概的影片時,有什麼感受」,進而引導孩子反思這些內容可能帶來的影響。
Haidt也建議,家長可以制定3C設備使用規範,例如不將任何3C設備帶入臥室,並安排多個時間段,讓孩子能自己去與朋友見面。沒有手機、電腦,聚在一起打棒球、踢足球或玩耍,對孩子們而言就是最快樂的時光。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6675
免責聲明:本文為外稿合作單位授權刊登,如對內容有任何疑問,請向原作單位確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