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東方教育體系裡,「休學」常被貼上失敗與迷途的標籤,但鏡新聞調查發現,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以休學換取探索自我的空間。教育部統計,大專休學主因多為科系不符期待,體制內的「不分系」與探索課程雖試圖解方,但真正找到熱情仍需時間、資源與策略。
16 歲的徐德育休學赴墨西哥交換,他的母親皮宜倫甚至舉辦「休學成果發表會」,把海外生活視為最真實的生命訓練;顏耀陞則以「休學生陪跑顧問」提醒,探索需要清楚目標與策略,熱情不是從天而降,而是在行動中產生。
而更多例子證明,休學並不等於放棄。20 歲的陳芃瑄兩度休學赴美追逐爵士夢,從選秀冠軍到站上國際舞台,靠的是扎實苦練與周密規畫。台大高材生劉冠麟休學後轉向調酒,從滴酒不沾到奪下國際冠軍;美術系張中豪則在休學照顧父親後,於萬華老街開窯,用手工披薩翻轉地方創生。
這一代的休學故事,不是逃避,而是自我試煉。他們用行動證明:不循傳統路徑,也能走出屬於自己的成功方程式。
鏡新聞已上架86台,若無法收看,請洽詢當地系統台。
更多《鏡新聞》報導
休學走進少年生命 成瑋盛用劇場陪孩子回家|叫我CEO
放下學術公式 劉冠麟用調酒重寫人生方程式|叫我CEO
在萬華老街開窯 年輕職人用披薩喚醒加蚋仔記憶|叫我CEO
免責聲明:本文為外稿合作單位授權刊登,如對內容有任何疑問,請向原作單位確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