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2日 星期六

休學等於失敗?教育程度低?熱血體驗百種工作 掀開東方社會「休學」標籤污名 訂目標體驗探索 追夢圓夢更需勇氣|叫我CEO

教育部統計,台灣大專校院學生休學,科系不符合期待、沒興趣,占休學原因第一位。東方社會重視文憑,會對休學的孩子,貼上標籤,這幾年不少大學開辦不分系,或啟動探索計畫,讓學生在體制內、探索有興趣的領域,為職涯鋪路。

有趣的是,「不分系」學生拿來當跳板,比如當初考不上電機資工,就選不分系、去修電資學院的課;當初108課綱設計,希望保留空堂讓學生探索,但是探索的成本很高,首先需要「大量」的時間, 也要有專人引導,想要在孩子念大學之前就知道最熱愛的事,喜歡哪個科系,並不容易,因此休學人數增加,也反映制度理想實踐的難題。

我們採訪過的台大航海王陳懷璞分享,他第一趟航海有個旅伴Tom來自法國,Tom的父母和學校很支持他休學去闖一闖,就讀的大學也不問太多,也沒有革命一般的慘烈「硬闖」。

休學一年去墨西哥交換的16歲少年徐德育的故事裡,最有趣的是她的媽媽皮宜倫,她在社群平台總是以這位「休學高中生」做開場、分享兒子在海外生活點滴。徐德育回台灣之後,媽媽大張旗鼓辦了一場「休學成果」分享會;從獨立生活、申辦旅行文件,到以西班牙語自如溝通、交朋友,他們把休學視為真正的成長訓練。面對外界對「休學等於失敗」的刻板印象,她認為勇氣探索遠比盲目升學更值得,休學帶來的自信累積,是青少年重要的人生功課。

然而休學並非盲目躍進。曾經三度跨領域、現任「休學生陪跑顧問」的顏耀陞提醒,生涯探索需要策略與試錯,熱情不是等待天降,而是在一次次行動中被點燃。

鏡新聞已上架86台,若無法收看,請洽詢當地系統台。

更多《鏡新聞》報導
放下學術公式 劉冠麟用調酒重寫人生方程式|叫我CEO
不是衝動休學 以精準計畫開啟美國爵士夢 需要勇氣更需要規畫 台灣女孩用行動證明自己|叫我CEO
休學走進少年生命 成瑋盛用劇場陪孩子回家|叫我CEO

免責聲明:本文為外稿合作單位授權刊登,如對內容有任何疑問,請向原作單位確認。

spot_imgspot_imgspot_img

相關新聞

即時新聞

頭條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