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全球暖化加劇,每年都可能是餘生最涼的夏天,去(2024)年全球均溫已突破1.5°C,熱傷害風險亦快速提高,極端高溫已成為城市治理的重大挑戰。強化市民的氣候調適能力已刻不容緩。台灣暨全球乾旱調查與研究中心於今年11月23日至25日在國立中央大學舉辦「第一屆氣候極端與社會韌性國際論壇」,邀集國內外專家學者聚焦氣候極端現象與社會韌性的最新研究成果,期望透過跨領域交流,共同尋求面對氣候危機的永續解方。

桃園市環保局長顏己喨於論壇中向國內外學者說明,桃園積極因應全球暖化所帶來的極端氣候挑戰,率先全國地方政府建置「調適圖台」,提供市民即時、便利的氣候風險資訊服務。顏己喨指出,該系統於今年10月上線,已整合室內外270處涼爽點並介接中央氣象署24座測站及1105處微型空氣感測器資料,讓市民能即時掌握所在地點的氣溫變化、空氣品質及鄰近避暑據點資訊。市民只需透過平台即可快速查詢所在區域環境狀況,並依據當日天氣及空品條件,選擇最合適的涼爽休憩地點,使調適行動更即時、更貼近淨零生活。
顏己喨指出,目前正橫向跨局處合作擴增圖層資料以持續優化「調適圖台」各項功能,包含降雨淹水、極端高溫預警與社區防災據點等圖層資料,並結合智慧防災及社區韌性家園資料庫,打造橫跨環境、健康與防災領域的整合型調適資訊網絡,協助市民在面對氣候變遷挑戰時,獲得更完善的即時防護支援。
環保局強調,氣候調適是保護民眾健康的重要工程,桃園將持續透過科技與資料整合,推動「全民調適、城市共好」,打造兼具低碳與高韌性的永續城市。桃園市碳中和資訊平台「調適圖台」已全面上線,歡迎市民踴躍使用,以即時掌握自身的氣候風險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