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關綠捷農地守護聯盟今(27)日至桃園市政府陳情,反對捷運綠線G12、13、14周邊土地徵收,都發局表示,此次調整方案是彙整109、113年公展後民眾的意見,已大幅縮減開發範圍,較最早版本縮減300公頃,重新調整定位,方案串聯桃園藝文特區、蘆竹南崁市區和航空城生活圈,面積為347公頃,以尋求都市發展與環境保育的平衡,並獲居民認同。
綠捷農地守護聯盟昨日發出的採訪通知中指出,桃園市政府推動「綠線 G12、G13、G14 站周邊土地開發計畫」,以304.49 公頃大規模區段徵收重劃農地與聚落,批評市府以過時模式開發恐讓百年人文地理被抹除,更形容是假公共利益包裝的「農地煉金術」。綠捷農地守護聯盟也要求市長張善政退回開發案並重新檢討內容,同時邀請28日來台的國際學者Carlos Moreno與山崎亮前往徵收現地走讀,以促使市府正視真正的人本城市理念。
桃園市都發局說明,有關昨日採訪通知中提及市府邀請法國、日籍學者來桃園參加「Future in 15 mins|桃園,共好城市」國際論壇一事,都發局說明,論壇主要是聚焦在鐵路地下化的城市空間活化有關之人本城市環境與住宅政策,並非探討區段徵收議題。
都發局接著提到,桃園區、蘆竹區的人口持續成長,除了捷運服務民眾外,此次規劃包含41.5公頃的大型都會河濱公園綠地,也增設一條串聯航空城至桃園藝文特區達30米寬的聯絡道路。規劃方案中也保留原區內的埤塘,思考結合未來場站運輸,結合在地農業產銷轉型的農創市集用地。
此案並首次納入完整永續住宅政策案,將「社會住宅」,以及「可負擔住宅」概念納入細部計畫,提供青年更多居住的選擇。保留的社會住宅的基地同時規劃導入社會福利設施,未來可以提供全齡的照護服務等,讓周邊居民共享的公共建設。
都發局表示,桃園城市發展快速,近10年成長了將近25萬人口,為有效解決公共設施不足,服務市民,以提升城市競爭力,市府必須思考最適當的區位進行公設開發,解決諸如交通、產業與居住的問題,思考宏觀的城市藍圖走向。目前市府都是選擇過去開發中的大眾運輸場站附近進行範圍檢討與修正。都發局將持續蒐集在地民眾對此案意見,各公民或團體對計畫案如有任何意見,可以書面方式向桃園市政府、桃園區公所或蘆竹區公所提出。
都發局進一步補充說明,桃園捷運綠線位於中正北路有三個車站,目前均為農業區,該區位於南崁、大竹及藝文特區之間,未來必須透過都市計畫才能開發,而農業區變更,必須採取區段徵收的方式,是法律所規定。此案尚在都市計畫階段,都市計畫審定後,還有後續的區段徵收計畫審議,此案在公開展覽之後,各方意見反映後,必須周延考量後修正才能定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