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8日 星期五

桃園近10年人口大增25萬!解交通、居住問題 市府思考最適當區位進行開發

好房網News記者林和謙/桃園報導
 
有關綠捷農地守護聯盟27日至桃園市政府陳情,反對桃園捷運綠線G12、G13、G14周邊土地徵收一事;桃園市政府都發局最新回應表示,本次調整方案是彙整109、113年公展後民眾的意見,已大幅縮減開發範圍,較最早版本縮減300公頃,重新調整定位,方案串聯桃園藝文特區、蘆竹南崁市區與航空城生活圈,面積為347公頃,以尋求都市發展與環境保育的平衡,並獲居民認同。此外,桃園市近10年就成長大約25萬人口,市府為有效解決公共設施不足,提升城市競爭力、優化城市發展,必須思考最適當的區位進行整體開發及規劃。
 
而有關桃市府邀請法國、日籍學者來桃園參加「Future in 15 mins|桃園,共好城市」國際論壇一事,桃園市都發局說明,論壇主要是聚焦在鐵路地下化的城市空間活化有關的人本城市環境與住宅政策,並非探討區段徵收議題。
 
有關桃園捷運綠線G12、G13、G14周邊土地徵收一事,桃園市都發局表示,本次調整方案已大幅縮減開發範圍,以尋求都市發展與環境保育的平衡,並獲居民認同。圖/桃園市都發局提供

桃園市政府都市發展局江南志局長指出,以綠捷G12、G13及G13a車站周邊區域來說,未來將打造為整體開發區,塑造更鮮明的區域特色。圖/桃園市都發局提供

 
桃園區、蘆竹區的人口持續成長,除了捷運服務民眾外,本次規劃包含41.5公頃的大型都會河濱公園綠地,也增設一條串聯航空城至桃園藝文特區達30米寬的聯絡道路。規劃方案中也保留原區內的埤塘,思考結合未來場站運輸,結合在地農業產銷轉型的農創市集用地。
 
桃園市都發局表示,本案並首次納入完整永續住宅政策案,將「社會住宅」,以及「可負擔住宅」概念納入細部計畫,提供青年更多居住的選擇;保留的社會住宅的基地同時規劃導入社會福利設施,未來可以提供全齡的照護服務等,讓周邊居民共享的公共建設。
 
桃園市都發局指出,桃園城市發展快速,近10年來桃園成長了將近25萬人口,為有效解決公共設施不足,服務市民,以提升城市競爭力,市府必須思考最適當的區位進行公設開發,解決諸如交通、產業與居住的問題,思考宏觀的城市藍圖走向。目前市府都是選擇過去開發中的大眾運輸場站附近進行範圍檢討與修正。都發局將持續蒐集在地民眾對本案意見,各公民或團體對計畫案如有任何意見,可以書面方式向桃園市政府、桃園區公所或蘆竹區公所提出。
 
桃園市都發局也針對綠線捷運沿線都市計畫補充說明:一、綠線捷運位於中正北路有三個車站,目前均為農業區,該區位於南崁、大竹及藝文特區之間,未來必須透過都市計畫才能開發。二、農業區變更,必須採取區段徵收的方式,為法律所規定。三、本案尚在都市計畫階段,都市計畫審定後,還有後續的區段徵收計畫審議。四、本案在公開展覽之後,各方意見反映後,必須周延考量後修正,才能定案。
 
更多新聞→

免責聲明:本文為外稿合作單位授權刊登,如對內容有任何疑問,請向原作單位確認。

spot_imgspot_imgspot_img

相關新聞

即時新聞

頭條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