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8日 星期五

手指關節「彷彿被黏住」轉不開門把 桃園醫院提醒別輕忽這疾病

S 34783240
部桃醫療團隊提醒,按時服藥、定期回診與良好的生活習慣,是維持關節功能的三大關鍵。圖:部桃提供

65歲的陳小姐年輕時是活力充沛的上班族,卻在20歲那年被診斷出類風濕性關節炎,從此生活陷入漫長的疼痛循環。回憶發病初期,她的手指常在清晨僵硬得彎不下來,紅腫灼熱、連轉動門把都困難;毛巾擰不乾、內衣扣不上的日常小事,都成了極大的挑戰。雖然藥物讓陳小姐的症狀一度緩解,但因覺得「不痛了」,她逐漸未再規律服藥,沒想到反而讓關節炎悄悄惡化,手指關節變得像被膠水黏住般緊繃,活動角度受限,獨居生活更加辛苦。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風濕免疫科醫師王淳峻指出,類風濕性關節炎雖然無法根治,但透過持續治療,多數患者都能獲得良好控制。疾病主要侵犯小關節,尤其是手部的掌指關節、近端指關節,症狀多以紅、腫、熱、痛及僵硬為主,也可能影響手腕、腳趾、腳踝或膝蓋等部位。王淳峻強調,早期規則使用傳統口服藥物是治療基礎;若成效不佳,醫師可於評估後申請健保給付之生物製劑,讓患者有機會大幅改善生活品質。許多使用生物製劑的病人,在治療後已能明顯降低發炎反應,關節活動度也更穩定。

風濕免疫科個案管理師謝淑卿提醒,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免疫系統失調所造成的慢性疾病,治療的核心在於「持續」與「穩定」。若患者因症狀改善而自行減藥或停藥,反而容易導致病情反覆發作,使關節破壞更快、甚至出現變形。她也呼籲民眾勿自行服用保健品或進補,以免影響免疫調節藥物的效果,讓炎症再度失控。

部桃醫療團隊提醒,按時服藥、定期回診與良好的生活習慣,是維持關節功能的三大關鍵。規律作息、均衡飲食與適當運動能讓治療事半功倍;越早介入治療、越能延緩關節受損。謝淑卿說,希望藉由陳小姐的故事,提醒病友們不要輕忽「不痛」的假象,唯有穩定治療才能真正守住關節健康,讓生活重新回到軌道。

spot_imgspot_imgspot_img

相關新聞

即時新聞

頭條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