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1日 星期四

育兒不崩潰! 讓孩子主動洗手、準時出門的實用技巧大全

99d4d6fe9c1c7008282abd740354925a l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養小小孩看似簡單,只要他能吃飽、穿暖、乾淨、健康、安全,偏偏這些聽不懂人話的7歲以下孩子永遠不受控。

衣服穿不住、玩具到處丟、不洗澡就上床睡覺、老是拿商店的易碎品……

求他們沒用,收買也無法長久,父母的理智永遠在斷線邊緣!

培養孩子洗手習慣 6招讓他主動愛洗手

訪問5位醫生,就有5位同意以下這件事:常洗手可預防孩子(或家人)感冒、得流感或被病毒感染。

除此之外,洗手也是預防家具沾到手指畫顏料和巧克力冰淇淋的唯一方法。

  • 最重要的事:培養孩子洗手的習慣。如果他已經習慣每天要洗好幾次手,當吃飯前、外出回來時忘了洗就會感覺不自在,這樣一來,他就會自己說要洗手。有些孩子培養習慣需要花好幾個月,有些則只要幾週。無論如何,長期來看這樣的努力絕對值得。
  • 父母先做好榜樣。如果你自己上廁所都沒洗手,孩子看到就會覺得他也可以這麼做。
  • ‧盡可能讓小孩自己洗手,你負責在最後幫他擦乾即可。
  • 買一個孩子專屬的腳踏凳,讓他自己把腳踏凳搬到水槽前,並極盡所能表達你對於他主動洗手這件事有多驕傲。
  • 出外隨身攜帶溼紙巾或乾洗手。
  • 讓孩子挑香皂和專屬於他的毛巾。

中度狡猾指南:用點小技巧

  • 把洗手變成遊戲,杯子、碗、滴管,甚至是泡澡玩具,都可以讓洗手變得更有趣。
  • 用可水洗麥克筆在孩子手上畫好笑的臉或圖案,這樣他就有東西可以洗掉。「洗掉怪獸」這招永遠有用。
  • 播孩子最喜歡的歌,並跟他說,你想知道他有沒有辦法在這首歌唱完之前,快速把手洗乾淨。
  • 買一條動物造型的小毛巾(通常是鴨子或魚),讓洗手變成一場布偶秀。畢竟,誰能抗拒被鴨鴨洗手的樂趣呢?

輕度狡猾指南:給他選項,簡單有效

「你想要我幫你洗手,還是你自己洗、我幫你用小毛巾擦乾?」

「你想用洗手乳還是香皂?」

「你想用溫水還是冷水洗?」

▲如果孩子跟你槓上了

直接跟孩子說明細菌的基本原理,解釋他在外面碰過的東西都有細菌,而這些可能會讓他生病,讓他知道不乾淨的手有多髒。

出門不再催 父母必學的孩子準時出門小技巧

有時,孩子玩得太開心,完全沒考慮到要離開(比如頭上蓋著鍋子繞圈跑真的好好玩);有時,則是他累到一步都走不了(這時候他會變得軟趴趴,賴在地上或你身上)。不管是什麼情況,想辦法讓孩子動起來總是一場挑戰,不管是出門或在街上走都一樣。

  • 如果知道待會要動身,請提前至少1~2個小時通知孩子,讓他有個心理準備。準備要走的幾分鐘前再提醒他一次。
  • 讓孩子挑一個東西帶著出門,這麼做會讓他對出門這件事有參與感。‧熱切討論你要去的地方,如:「不知道去奶奶家的路上,會不會看到彩虹呢?」(反向討論也很有效,如:「希望我們到的時候還買得到冰淇淋,因為我們拖──太──久──啦。」)
  • 請孩子負責準備好他的娃娃或玩具,以便準時出門。

中度狡猾指南:用點小技巧

  • 「看誰最快跑到那個轉角!」這個老伎倆在很多情境都用得上,但在這裡特別好用。請孩子負責喊「預備……開始!」並開始比賽。讓他贏,並持續向他挑戰,直到抵達目的地。
  • 賽跑比賽的另一種版本:「你覺得,你可以在我唱完字母歌之前跑到那個轉角嗎?」
  • 記下目的地途中有什麼路標或亮點,並在路上熱情的指給孩子看,讓他有前進的動力。「你看!馬的雕像欸!鴨子耶!好酷的植物喔!我們去看看吧!」或「我們待會會經過一個超大的甜甜圈喔!看到了嗎?」
  • 玩「跟著前面走」或「行進樂隊」的遊戲,跟孩子輪流當帶頭的人。行進時別忘了發出樂隊行進「嗡~叭!嗡~叭!」長號的聲音。

輕度狡猾指南:給他選項,簡單有效

「你想快走還是用跑的?」

「我們要用走的嗎?還是坐推車?」

「你想跟我並排走,還是我們排成直線走?」

玩點小遊戲:把平常的漫步變成鬼抓人遊戲,說「你抓不到我!」或「你當鬼!」接著跑走(注意不要跑太遠,不然會顧不到孩子)。孩子開始追,你們就等於在路上了。等他抓到你,就換你追他,以此類推。

▲如果孩子跟你槓上了

  • 記得,孩子準備出門的時間往往都會比預期多兩倍。所以,如果你以往習慣用15分鐘準備,就把15分鐘乘以2,算30分鐘。
  • 善用「抓了就跑」的好用老伎倆,如果抓他時,你面帶微笑且行為滑稽(把他抱起來像飛機飛高高、上下顛倒,或像扛一大袋馬鈴薯一樣把他背在肩上),即使你是違反孩子的意願把他拖走,他也可能會開心的笑出來。

本文來源:《理智斷線前的父母求生手冊:快吃飯、去睡覺、洗澡、看醫生、進餐廳……還有飛機上閉嘴,200個安撫技巧,讓聽不懂人話的7歲以下小孩聽話》,任性出版

0b468a69444a60bf6ddb4950ccab389b

【延伸閱讀】

新手爸爸育兒心路 角色轉換與心理調適

研究:低估爸爸育兒憂鬱症,嚴重影響孩子幸福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6132

免責聲明:本文為外稿合作單位授權刊登,如對內容有任何疑問,請向原作單位確認。

spot_imgspot_imgspot_img

相關新聞

即時新聞

頭條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