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3日 星期六

腎結石復發率近五成!營養師親教飲食策略 預防從口開始

d6eb863ee912d767f041836970293ad9 l

【健康醫療網/記者趙正瑋報導】腎結石是泌尿系統常見疾病,台灣約每10人中就有一人曾受其困擾。這種疾病不僅盛行率高,且復發機率也相當可觀。營養師李婉萍表示,初次發病後10年內,約有5成患者會再次出現結石,顯示腎結石是一種需長期管理與預防的健康問題。

腎臟能維持電解質平衡 體內礦物質太多形成結石

李婉萍營養師表示,腎臟的主要功能是透過尿液排出體內廢物,並維持血液中鈉、鉀、鈣等電解質平衡,例如透過排除多餘鈉來調控血壓。然而,當尿液中含有過多無法完全溶解的礦物質,如尿酸、草酸、磷酸或鈣離子,就可能逐漸凝聚成為硬塊,並堆積於腎臟,最終形成腎結石。

小型結石可能未必出現症狀,但若結石卡在輸尿管或腎盂與輸尿管交界處,便會引發明顯不適。李婉萍營養師指出,常見症狀包括腰部或下背部兩側劇烈疼痛、頻尿與血尿,有時伴隨噁心、嘔吐。若合併感染,則可能出現發燒、發冷,甚至尿液異常如氣味變重或渾濁,這時就須及時就醫。

調整生活和飲食 全面預防腎結石 

飲食與生活習慣對腎結石的預防至關重要。李婉萍營養師提醒,除了維持規律作息,飲食調整更是降低發病與復發風險的核心。專家建議從水分攝取、飲食內容與營養素比例三方面入手,以降低尿液中礦物質過度累積的機率。

充足水分攝取 喝飲料要適度是基本原則 

每天應至少攝取2000至2500毫升水分,確保尿量達到2.5公升以上。李婉萍營養師提到,若能維持此尿量,結石風險可降低六至八成。若水分不足,結石風險則會明顯增加。進行劇烈運動或大量流汗時,更需注意補水。觀察尿液顏色是簡單判斷方式,淡黃色或透明代表水分充足。

除白開水外,檸檬水或柳橙汁因含檸檬酸鹽,有助降低草酸鈣與磷酸鈣結石的發生。李婉萍營養師表示,部分研究也顯示咖啡、葡萄酒與啤酒可能具有一定保護作用,但過量攝取則不利健康。牛奶雖含鈣質,除非過量,一般來說不會增加風險;反之,碳酸飲料與高糖飲品則可能提高腎結石機率。

鈣質攝取與草酸食物 要保持平衡

李婉萍營養師指出,對於草酸鈣結石患者,避免過量食用草酸含量高的蔬菜(如菠菜、甜菜),同時確保攝取足夠的鈣質,反而能降低結石風險。鈣質能與草酸結合並隨尿液排出,減少沉積於腎臟的可能性。成人每日建議攝取1000毫克鈣質,美國腎臟基金會也建議可透過每天三份乳製品來達成目標。

動物性蛋白過多 可能增加風險

高蛋白飲食會使體內尿酸累積,並造成鈣質流失,增加結石形成的風險。因此,肉類攝取需適量,尤其是紅肉應避免過量。李婉萍營養師建議,可部分以豆類、黃豆製品等植物性蛋白替代,既能維持營養,也能減少腎臟代謝負擔。

控制鈉攝取量 降低鈣離子排出

高鈉飲食會促使尿液中鈣離子濃度上升,增加結石生成的機率。因此,李婉萍營養師提醒,需避免醃製品、罐頭、速食與高度加工食品,同時減少鹽、味精、醬油的使用量。若想提升風味,可改以天然辛香料(如大蒜、薑、迷迭香)或酸味水果(如檸檬、番茄)取代,既能增加口感,也有助健康。

長期健康管理 配合生活習慣養成

腎結石的預防不僅仰賴飲食,更需要整體生活方式的配合。李婉萍營養師表示,規律作息、適度運動、避免過量含糖飲料及加工食品,皆能降低代謝負擔。對於曾有結石病史者,應與醫師保持定期追蹤,並依個人病況調整飲食,才能有效減少復發。

【延伸閱讀】

日喝2公升水腎結石仍上門?醫:喝水方式也要對 別等口渴才一次猛灌!

兩年三次腎結石 中年男腎出血後改「1手術」成功碎石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6139

免責聲明:本文為外稿合作單位授權刊登,如對內容有任何疑問,請向原作單位確認。

spot_imgspot_imgspot_img

相關新聞

即時新聞

頭條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