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蔡佩蓉/台北報導
台灣人愛存錢,也愛存房,只是目前房市逢震盪期,買氣疲弱。專家提到,下半年房市有3大風險,包括解約潮擴散,以及過往銷售熱區,一旦市場修正幅度大,成交量與價格將同步承壓等,但其實在市場健康調整之下,也有助於去化投機泡沫,因此房市也有4大機會。
根據主計總處最新資料顯示,今年超額儲蓄提升至4.79兆,比5月底預估的4.09兆元更高,創下歷史新高,2026年估計超額儲蓄更將達到達5.1兆元;今年超額儲蓄率更從前次預測的15.25%,提升至17.51%。

雖然房市目前面臨風險,但更多手握資金的人,更期待所謂的機會。正心不動產估價師聯合事務所市場研究室協理陳孟筠彙整2025年下半年房市的3大風險與4大機會。
風險面包括第1、「短期解約潮擴散,打擊市場信心」:不少投資型買盤因資金鏈緊繃,被迫提前解約或拋售物件。若解約潮持續擴大,市場將面臨「賣壓增加、買方觀望」的惡性循環,價格鬆動恐引發連鎖反應,進一步動搖市場信心。
第2、「熱門區域反成高風險帶」:以台中北屯為例,因前期銷售過熱,導致成交價格基期偏高,一旦市場修正幅度大,買方更擔心「高點套牢」,信心受挫後,成交量與價格將同步承壓。
第3、「資金流向可能外移」:在貸款條件收緊與資金成本升高的背景下,部分投資客與自住族可能轉向房價較低、貸款壓力相對輕的周邊區域。此舉將造成原本受矚目的核心區交易量下滑,市場熱度被攤薄,資金流向逐漸分散,進一步拖累核心市場的表現。
機會面包括,第1、「市場健康調整,有助於去化投機泡沫」:限貸政策迫使民眾必須具備較高自備款,短期雖導致投資客撤出與解約潮出現,但卻能有效篩除高槓桿與短線投機買盤。長遠而言,這樣的「過熱修正」有助市場回歸理性,讓自住需求逐步取代投機需求,建立更健康的交易結構。
第2、「區域價值具支撐力,修正後自住族可望進場」:雖然部分熱門區域短期內因基期過高而承壓,但區域基本面諸如交通、學區、商業設施、公共建設等仍然存在長期價值。當價格適度修正,反而能吸引剛性自住族群趁勢進場,形成新的買盤支撐力道。
第3、「資金轉向安全與政策支持標的」:在市場風險增加之下,銀行與投資者更傾向選擇具政策保障或需求穩定的標的,例如社會住宅、民生商場、長照養生宅、軍工設施等。這些項目因具政策支持或人口結構需求,抗風險能力較強,可成為資金避險的新去處。
第4、「租賃市場供給增加,租金漲幅趨緩」:在買賣雙方拉鋸的情況下,部分屋主為活化資產可能轉向出租市場,帶動租賃供給增加。當可租選擇變多,租金漲幅自然趨於收斂,有助於緩解租屋族的壓力,亦間接穩定住房市場。
更多新聞→
免責聲明:本文為外稿合作單位授權刊登,如對內容有任何疑問,請向原作單位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