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秋冬季節是流感、新冠病毒及肺炎鏈球菌等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期,對於65歲以上長者、癌症患者、洗腎病人、器官移植者及其他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引發重症,甚至導致死亡。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蔡秉翰提醒,及早接種疫苗是保護自身健康、減少疾病威脅的有效手段。
3大疫苗接種全攻略 時機、作用一次看
針對前述族群,蔡秉翰醫師分享,主要疫苗接種建議如下:
1. 流感疫苗:預計114年10月開始接種
- 疫苗種類: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由於B型山形株(Yamagata)在疫情中幾乎絕跡,故今年提供三價流感疫苗,包含兩種A型流感(H1N1和H3N2)和一種B型流感(Victoria)的抗原。
- 接種對象:所有6個月以上民眾,特別是65歲以上長者、學齡前幼兒、學生及高風險慢性病患者。
- 接種建議為每年接種一次流感疫苗,尤其在秋冬季節前完成。一般輕症感冒和對雞蛋或牛奶過敏者,皆非流感疫苗的接種禁忌症。
- 保護效益:研究指出,流感疫苗對65歲以上長者因流感引起的重症保護力可達75.1%。
2. 新冠疫苗:預計114年10月同步施打
- 疫苗種類:莫德納LP.8.1疫苗和Novavax JN.1疫苗
- 接種對象:出生滿6個月以上的民眾,特別是65歲以上長者及免疫功能低下者。
- 接種建議:65歲以上年長者或有重症高風險因子者為主要接種建議對象,以增強免疫保護力。
- 保護效益:依研究顯示接種新冠JN.1疫苗預防重症住院的保護效益可達50-60%。
3. 肺炎鏈球菌疫苗:現已可施打13價與2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
- 疫苗種類: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除可產生抗體,亦可激發免疫記憶,保護力較長;23價多醣體肺炎鏈球菌疫苗則可對於較多型別的肺炎鏈球菌產生保護力,完整接種該2種疫苗,才能達到完整保護力。
- 接種對象:65歲以上長者、55-64歲原住民及其他19-64歲高風險族群,如脾臟功能缺損、先天或後天免疫功能不全者、人工耳植入、腦脊髓液滲漏、一年內接受免疫抑制劑或放射治療的惡性腫瘤及器官移植者等。
- 接種建議:未曾接種過者,建議先接種13價疫苗,間隔1年後再接種23價疫苗,高風險對象間隔至少8週。曾接種23價疫苗者,間隔至少1年可接種13價疫苗。高風險對象的定義:65歲以上機構住民(如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洗腎患者、脾臟功能缺損、先天或後天免疫功能不全、人工耳植入、腦脊髓液滲漏、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劑或放射治療的惡性腫瘤及器官移植者。
- 保護效益: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可以有效降低感染後併發如肺炎、敗血症、腦膜炎等嚴重併發症風險,對中重症保護力高達75%。
高風險族群注意 癌友、洗腎病人要評估時機
對於高風險族群,蔡秉翰醫師特別強調以下注意事項:
- 年長者:隨著年齡增長,免疫功能逐漸下降,易感染流感、新冠病毒及肺炎鏈球菌等病原體,發生重症的風險增加。
- 癌症患者:正在接受或曾接受免疫抑制治療的癌症患者,免疫系統可能受到抑制,對疫苗的反應可能較弱,需特別注意接種時機和疫苗種類。
- 其他免疫功能低下者:如器官移植者、洗腎病人等,免疫系統功能受損,需依醫師建議進行疫苗接種。
秋冬「左流右新」一次打滿 接種前務必告知過敏史與慢性病
蔡秉翰建議民眾,在秋冬季節前可至全國合約醫療機構完成接種,延續「左流右新」,左手臂接種流感疫苗;右手臂接種新冠疫苗,共同接種流感疫苗及新冠疫苗的策略,以獲得最佳保護效益。
要注意的是,民眾接種前應告知醫師是否有過敏史、慢性疾病或正在接受治療等情況,以便選擇適合的疫苗。
【延伸閱讀】
55至64歲原住民福音 今年8月起能完整接種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6171
免責聲明:本文為外稿合作單位授權刊登,如對內容有任何疑問,請向原作單位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