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8日 星期四

以為是流感!6歲男童頭痛送醫後竟癱瘓 母靠Google救回他

 

6歲孩童劇烈頭痛送醫,沒多久惡化成大癱瘓,無法行走、說話、自主呼吸。(圖/翻攝自當事人臉書)
6歲孩童劇烈頭痛送醫,沒多久惡化成大癱瘓,無法行走、說話、自主呼吸。(圖/翻攝自當事人臉書)

幾個月前美國德州一位6歲男孩突發頭痛,送醫後初判是流感,但沒多久他雙腳無力且無法說話、呼吸,整個人大癱瘓,經檢查發現腦幹附近有瘤,媽媽趕緊Google相關資訊,找到專研究該病的醫師,發電子郵件求助,對方很快就回應,說願意幫忙治,經轉院治療後,男孩順利被救回。

孩子頭痛以為是流感 送醫後呼吸停擺

根據外媒《紐約郵報》報導,今(2025)年4月6歲的男孩威滕(Witten Daniel)突然感到頭暈、頭痛,媽媽凱西(Casey Daniel)急忙帶兒子到醫院,最初檢查判斷是得了流感,但到院不到24小時,威滕的頭痛惡化成無法行走、說話,甚至自主呼吸,整個人陷入深深昏迷。

醫生迅速插管並進行檢查,發現威滕腦幹附近出現海綿狀血管瘤(cavernoma),醫師指出該症狀長在腦部附近,會是非常險惡的狀況,即使威滕活下來,也可能永遠無法行走,且終生需要依靠呼吸器和餵食管。凱西一聽瞬間嚇傻,「我感到無比恐懼」,拿起Google拚命搜尋相關文獻。

Google找到神經外科醫 精準對症動手術

關於海綿狀血管瘤長在神經、脊髓附近的案例不多,凱西一下就搜到休士頓神經外科、專治海綿狀血管瘤的莫科斯(Jacques Morcos)醫師所撰之文章,凱西立刻發電子郵件求助,告知自己兒子的狀況,莫科斯很快就回應了,「可以,我們把你們轉到這裡吧。」隨即威滕從拉巴克(Lubbock)的地方醫院送往休士頓。

一到大醫院,威滕馬上被送進急診室,莫科斯親自出手,與同為神經外科的沙阿(Manish Shah)醫師展開長達4小時的精密手術。術後幾個小時,威滕清醒了,他能說話和呼吸,在搶救下順利從鬼門關前回來。在醫院觀察一個多月,威滕健康返家過7歲生日,近日他接受媒體訪問,感謝兩名全力動手術的醫師,「讓我再次見到我的朋友」。

海綿狀血管瘤是什麼?

根據治癒聯盟(Alliance to Cure)資料,海綿狀血管瘤是「微血管如毛球般生長、纏在一起」,每500人中約有1人患有此病,20%的病例與遺傳有關,但多數人不會因瘤而出現太嚴重症狀。

台灣也有相關病例,根據嘉義基督教醫院資料,曾有位28歲黃姓麵包師,第8胸椎脊髓內罕見長有海綿狀血管瘤,某次按摩時瘤破了,出血造成神經壓迫,導致背痛、下肢無力,差一點就全身癱瘓,所幸送醫執行出血血塊移除、切除血管瘤後,黃男已可自行行走且無癱瘓之憂。醫師提醒,若按摩後出現持續疼痛或雙腳呈現腳酸、腳麻甚至無力時,應提高警覺。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這些食物「蟑螂都不吃你還吃?」權威影片瘋傳 杜承哲駁斥:怕什麼
怪男開價上萬「想買靈魂」…她真的賣了 兩人用血簽約
站超商外索要10年!西門町「發票伯」每月狂收千張 收入曝光
比鐵窗牌蛋黃酥夯!它榮登「10大監獄美食」第一 年賺破億、大賣千萬瓶

免責聲明:本文為外稿合作單位授權刊登,如對內容有任何疑問,請向原作單位確認。

spot_imgspot_imgspot_img

相關新聞

即時新聞

頭條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