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18)日於行政院會聽取勞動部及衛生福利部「因應少子女化對策:好孕三方案—擴大生育補助、不孕症試管嬰兒補助3.0及醫療性生育保存補助」報告後表示,為落實總統賴清德國家希望工程「0-6歲國家一起養2.0」政策,政府積極推動各項政策,從各個面向結合公私機構與企業,配置資源與支持措施,給育兒家庭最大支持。
卓榮泰說明,政府在「因應少子女化對策計畫2.0」中,推出3項精進措施,包含2項既有措施加碼升級、1項全新方案,包括自明(115)年1月1日起,擴大生育補助,在既有社會保險給付之外,再加上公務預算補足差額,讓每胎的補助均達到10萬元;未參加社會保險的女性國人或外國籍配偶生育本國籍新生兒,基於福利服務公平原則,也將補助10萬元。
卓榮泰進一步表示,自今年11月1日起,實施「試管嬰兒補助方案3.0」,調高39歲以下不孕夫妻首次申請之第1次補助金額,由現行10萬元調高至最高15萬元,對於各胎之第2、3次療程補助,由現行6萬元增加至最高10萬元。此外,39歲至未滿45歲之間不孕夫妻,首次申請第一次補助金額,由現行10萬元調高至13萬元,對於各胎之第2、3次療程補助,由現行6萬元增加至最高8萬元。低收及中低收入戶不分年齡及胎次,均補助15萬元。
卓榮泰指出,最後一項精進措施是今年9月1日開始實施醫療性生育保存補助試辦方案,減輕其取卵、取精療程的經濟負擔,取卵每次最高7萬元補助,取精每次最高8000元補助,以此政策支持與協助癌友保留未來生育的希望。卓榮泰請勞動部、衛生福利部、農業部、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及國防部持續通力合作,加速完成相關法制及行政準備作業,同時也請各地方政府及民間企業,以更多元的支持措施,營造育兒友善的社會環境。
針對行政院的好孕三方案,國民黨籍立委王育敏認為,立意良善,但真正要解決少子化,「少子女化專責辦公室」與「兒少專責單位」皆應盡速成立;也建議政府參考國際經驗,不僅要在購屋或租屋補助上給予支持,更應延長居住年限,並加強對育兒家庭的保障,讓年輕夫妻不用因居住不穩定而卻步於生育;此外,目前企業設置托兒設施比例偏低、育嬰假缺乏彈性,以及育嬰留停津貼比例偏低等問題,皆有待政府全面性檢討,與企業加強溝通,創造更友善的育兒職場,才能給年輕家庭一個敢生、能養、樂育的未來。
民進黨籍立委林月琴則表示,面對少子女化,依靠補助,並沒有辦法有效解決低生育率的問題。根據中研院的研究,低生育率其實是來自於低結婚率。當一對伴侶,看到生活壓力太大、職場環境不友善、房價過高等問題時,自然就不會想有想要結婚的念頭,更不用說生小孩。而且,兒虐案件不斷的發生,更不會有家長願意讓自己的小孩承擔這種風險。她要求行政院應儘速成立兒少部,整合所有兒少資源,給予孩童應有的權利、最基本的安全。才能讓父母親安心、進而提高生育的意願。達成讓成年人願意結婚,讓小朋友安全長大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