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22日 星期一

2025世界病人安全日 專家齊呼籲:病人參與是守護醫療安全的關鍵

02377d7d89881e1836e400ca6bd7e1bf l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訂定每年9月17日為世界病人安全日(下稱病安日),臺灣病友聯盟(TAPO)於19日舉辦「2025世界病人安全日記者會」,邀集主管機關衛福部醫事司、健保署,以及醫師公會、藥師公會、護理師護士公會、諮商心理師公會、醫策會、藥害救濟基金會等合作夥伴,共同倡導病人安全。臺灣病友聯盟吳鴻來理事長與各界攜手呼籲:病人參與是提升醫療品質與病人安全的關鍵,應持續促進病人參與,共同打造一個真正以病人為中心的照護體系。

0e4eea10604c7807e2bb4a3b8396293c
(圖說:臺灣病友聯盟 吳鴻來理事長)

WHO首度發表全球病人安全報告 肯定病人參與對病安的價值

去年(2024年)WHO首度發表全球病人安全報告,檢視全球病安現況,促進全球合作推進病安的重要里程碑。報告指出:相較於其他醫療服務,投入病人安全介入措施具有較高的投資報酬率,且具有成本效益。而讓病人參與並提升健康識能,被認為有助於減少傷害,並減輕醫療系統與病人的支出壓力,對病人及醫療系統均有助益。

此外,許多國家已將WHO頒布之病人安全權利憲章視為強化病人賦權的手段,參與調查的108國之中,約有70%的國家已制定或正在制定國家層級的此類憲章。各國已透過納入病人代表、成立病人委員會或網絡,以及制定相關法律與制度架構,來保障病人權益並促進其參與醫療決策,以此推動病人安全策略的提升。臺灣病友聯盟吳鴻來理事長表示,WHO已明確指出病友參與的價值,且WHO呼籲各國制定病友權利憲章或法案的倡議也值得我國參考。

促進病友參與 各界攜手共創病人安全

衛福部醫事司劉玉菁副司長表示,病人安全有「五環」,包括政府、醫療機構、醫事人員、病患及其家屬,從政策制度的制定、落實到資訊的充分理解,都在病安推動中扮演關鍵角色。今年(2025年)衛福部將世界病人安全日的主題訂為「齊心共守.產兒安康」。醫事司自110年起推動「優化兒童醫療照護計畫」,建立幼兒專責醫師制度,以及重點醫院、核心醫院的全面配套,保障兒童醫療需求。也透過《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加強醫療事故的制度化管理,持續提升病人安全。

9671986251aef04b6faad91d908350c5
(圖說:衛生福利部醫事司 劉玉菁副司長)

健保30週年 數位建設助病安 重複用藥情形明顯下降

衛福部健保署陳亮妤署長說明,醫事司與健保署的業務都與病人安全密切相關。醫事司負責法規制定與評鑑,健保署則以支付機制為核心,透過支付方式與誘因設計來確保病人安全。法規與評鑑、支付機制、數位建設及病人參與,是共同推進病人安全的四大關鍵。在健保邁入30週年之際,數位建設更顯得重要。例如當病人插入健保IC卡,醫師可立即掌握近期就醫紀錄、過敏史及健保用藥,有助於全面了解病人臨床狀況,統計顯示自2016年起重複用藥情形已有顯著下降,顯示數位建設對病人安全產生正面影響。

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方震中執行長表示,衛福部自2004年起即每年指導醫策會辦理「病人安全週」,顯見對病人安全的高度重視,且2019年起也響應WHO,與全球同步辦理病安宣導活動,近兩年更邀請病友聯盟共襄盛舉,以實際行動力挺病友參與。今年WHO病安日的主題「為每個新生兒和每個兒童提供安全照護」,而衛福部自2021年起推行「優化兒童醫療照護計畫」,由生命的源起投入照護資源,以期強化兒童健康照護,並持續精進兒童醫療照護網絡,亦精進重難罕症醫療照護品質與人才培育,正呼應了今年的倡議目標。

病人自主不只選擇治療 每一步參與才能提升醫療品質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林恆立副秘書長指出,病人自主不只是選擇治療方案,而是從了解醫療資訊、設定治療目標及療程的每一步都積極參與。以推動「醫養合一」模式為例,讓病人與家屬參與計畫的設計與執行,能確保照護符合其價值觀及需求,並避免不必要的醫療延誤或過度治療。他也呼籲醫療人員應創造一個鼓勵病人發問及表達意見的環境,將有助於醫病溝通,醫療品質安全才能真正提昇。

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陳麗琴理事長強調,改善護理工作環境是提昇病人安全的基石,當護理團隊有穩定人力、合理的護病比,病人安全才能真正落實。護理師不只是第一線的照護者,更扮演著教育者、溝通者與陪伴者的角色,期待與病友團體攜手建立更透明互信的醫病關係。未來將持續推動護理職場幸福與病人安全文化,並以專業與行動守護全民健康。

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蔡曉雯理事長說明,疾病不只造成身體的病痛,更會造成心理壓力,進一步損害身體健康,甚至因社會汙名化而帶來心理創傷,阻礙病友求助及接受治療。她呼籲政府應對重大疾病、免疫及慢性疾病治療投入更多心理諮商資源,各界亦須共同推動疾病的去汙名化。蔡理事長也勉勵病友們主動參與照護,為自己組成復元團隊,包含自己、病友、親友、醫護、心理師,甚至還有信仰。要相信「我不孤單,我有一個團隊」。

8ae908488442fa2ca16f433690f0a219
(圖說: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 陳亮妤署長)

病人參與促進用藥安全 事前預防勝於事後救濟

根據衛福部統計,今年第一季的病人安全通報案件中,以近四成的藥物安全事件占比最高,所幸其中超過七成七屬於「跡近錯失」,並未對病人造成實質傷害。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聯會李懿軒常務監事分析,大部分的藥安通報為醫囑輸入端,但通常能在醫師、藥師、護理師的重複核對中被阻擋。也呼籲民眾應主動認識自身藥物,確認用法、用量,有疑問領藥當下即詢問藥師,也可多利用社區藥局,並善用健康存摺,可更加保障民眾用藥安全。

藥害救濟基金會陳文雯執行長也指出:「用藥安全與病人安全密不可分,未來,我們將持續秉持『由事後救濟,邁向事前預防』的理念,提升民眾的用藥知能,以及病人就醫用藥溝通能力,與醫療人員、病友攜手共同打造安全就醫用藥的環境。」

【延伸閱讀】

百日咳疫情升溫創10年新高 嬰幼兒與青少年族群風險最高!

公費三價流感疫苗10月開打!疾管署:有效降低重症與死亡風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6288

免責聲明:本文為外稿合作單位授權刊登,如對內容有任何疑問,請向原作單位確認。

spot_imgspot_imgspot_img

相關新聞

即時新聞

頭條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