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28日 星期日

AI技術來了!解決傳統房地估價困境 產官學集思解決之道

好房網News記者林和謙/台北報導
 
隨著人工智慧與大數據技術的進展迅速,電腦大量估價(Computer-Assisted Mass Appraisal, CAMA)已逐漸成為地價評估的重要工具,傳統估價方式長期依賴人工作業,不僅耗費時間與人力,也容易受主觀判斷及資料不足所影響,已較難因應現今地政業務對效率與精準度的需求,政大不動產研究中心於26日主辦「AI時代的地價革新:電腦大量估價於公部門的應用與展望」論壇,邀集諸多產官學界的專家與會,希望探討AI導入地價評估流程的可行性,並分享最新技術應用與未來發展方向。
 
政大不動產研究中心楊松齡主任指出,AI運用與電腦大量估價的影響、作用,以及如何更為公平與客觀,都是產官學界很關心的部分,因此我們特地邀請產官學界代表來討論與交流,找出未來更清晰的不動產估價發展方向。AI技術的導入地價評估,不僅關乎制度創新,也涉及社會大眾對公平性與透明性的期待。
 
隨著人工智慧與大數據技術的進展迅速,電腦大量估價已逐漸成為地價評估的重要工具。圖/好房網News記者林和謙/攝
管清智指出,央行不希望房價暴起,也不希望房價暴落,鼓勵首購與自用,確保房地產長線發展。圖/好房網News記者林和謙/攝
 
內政部地政司林家正司長表示,內政部在107年(2018年)推動地價查估技術精進及實價登錄資料應用發展計畫,開始研究地價工作導入AI技術應用,並透過ANN(類神經網路)技術工具協助公部門估價。
 
林家正說,地價工作需要靠估價人員的經驗與專業,工作相當燒腦、負擔重,因此AI的運用與技術導入,極具前瞻性且很有意義。此外,地政機關登記審查的工作也相當耗時,也需要人力,近年地政人力比較吃緊,因此內政部目前也正積極研究運用導入AI技術來協助審查,節省人力。
 
林家正指出,運用AI輔助來查估地價時,可能會面對民眾詢問「地價怎麼算出來的?」 如何清楚「解釋」AI計算方式,以及如何讓地政同仁更熟悉AI技術,這些都是要再精進的地方。而更重要的是,如何精進利用AI輔佐搭配人的智慧,達到更SMART、有效率的地價查估工作,都是未來的挑戰、也是展望。
 
台北市不動產估價師公會理事長鐘少佑指出,房地估價的「人機整合」相當重要,今年估價師全國聯合會積極導入IVS國際評價準則  ,這些都已是國際趨勢,非常重要,台灣的不動產估價工作也會陸續接軌;台北市不動產估價師公會也將大力協助估價師,積極結合相關輔助估價圖台,與時俱進,讓房地估價工作更具效益與更提升精確性。
 
鐘少佑表示,現階段AI科技剛好在普及中,也是不動產估價很好的機遇,如何更快速、客觀與準確地進行房地估價,AI與估價具體作為的結合很重要,有幾個關鍵作為,包括定位明確:將自動估價模型作為估價輔助工具、非完全替代人工;治理機制:建立可解釋、可問責的AI估價治理框架,避免過度技術導向;獨立驗證:設立第三方估價模型驗證委員會,定期檢視自動估價模型(AVM)的演算法、資料處理與估價結果;異議處理:健全估價結果申訴機制;推動估價師數位轉型,培訓現有人才掌握資料科學與AI技術,同時吸納科技人才瞭解估價專業。
 
而內政部統計處饒志堅處長也針對「不動產估價制度建構對於政府統計資料的支援、資料治理展望」做分享,他認為,傳統估價面臨到效率、正確、公平等問題,而AI與數位工具的協助是一個不錯的契機,也可提升估價的效率,而大數據的整合包括實價登錄資料、人房地資訊(戶籍資料、地籍登記、房屋稅籍與周邊環境資訊等等)、電信信令人口統計,並整合人口、工商設施…等,再輔以AI工具來進行房地價查估,能讓估價更準確;政府的相關詳盡數據與資料,是AI估價的燃料與基石,而鑑別式AI可讓估價更精準、生成式AI讓數據解讀更到位,兩者都需要人類的監督與引導,AI為強大的輔助工具,而不是取代專業的萬靈丹。
 
更多新聞→

免責聲明:本文為外稿合作單位授權刊登,如對內容有任何疑問,請向原作單位確認。

spot_imgspot_imgspot_img

相關新聞

即時新聞

頭條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