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01日 星期三

龍華科大USR計畫促進文化傳承 師生共築石滬實踐永續

2
龍華科技大學與新屋愛鄉協會共同主辦的「2025滬不相浪:石滬藝術文化祭」。圖:龍華科大提供

龍華科技大學與新屋愛鄉協會共同主辦的「2025滬不相浪:石滬藝術文化祭」,於9月20日在新屋石滬故事館及周邊海岸盛大舉行,並在民眾的熱情參與下圓滿落幕。活動吸引上百位民眾共襄盛舉,透過「百工築滬」行動,親身體驗搬石、堆砌與接力合作的過程,不僅認識百年石滬工法,更深刻體會生態保育與文化保存的重要意義。

1
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特別到現場,並親自參與築滬體驗。圖:龍華科大提供

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特別到現場,並親自參與築滬體驗。他表示,「台灣許多地方都有石滬,但像桃園這樣持續推動石滬活化,並讓更多人認識其文化價值的地區並不多。」蘇俊賓的肯定與支持,不僅展現政府對在地文化的重視,也為文化祭注入更多能量。

此次文化祭結合龍華科大「大學社會責任實踐」-「桃園新屋:石滬文化、人文關懷與環境保護的永續教育藍圖」計畫盛大展開。在活動中,學生不僅擔任志工協助,更與在地居民共同參與築滬行動,親身體驗傳統工法與海洋智慧。透過USR計畫平台,深化大學與社區的連結,也讓大學師生與地方夥伴培養默契,共同推動文化傳承與地方創生。

此外,此次計畫龍華科大亦有多位師長積極投入。研發長陳永裕長期支持USR計畫,活動當天更號召研發處同仁共同參與,展現校內跨單位的合作力量。共同主持人由文創系老師黃苾芬擔任,協同主持人則包括文創系老師王健明、林建志與機械系老師高進鎰。王健明當天擔綱節目主持,成功串聯活動;林建志則協助操作空拍機進行影像紀錄,為文化祭留下珍貴畫面。師長群的全力支持,讓活動更臻圓滿,亦體現龍華師生攜手共築USR的實踐精神。

此次文化祭活動內容豐富多元,包括石滬文化導讀、石滬闖關遊戲、永續二手市集與不插電音樂會,將文化、教育、環境與藝術緊密融合。黃昏時分,在浪潮聲與音樂聲中,為文化祭畫下動人而溫暖的句點。新屋區愛鄉協會顧問李仁富表示,「學校與社區密切合作,不僅讓學生認識石滬,更能透過同學的創意,將海洋生態、環境教育與石滬文化結合,讓更多人喜愛並關注,一起訴說動人的故事。」

USR計畫主持人、龍華科大文創系林念鞍表示,「USR不只是學生的學習場域,更是連結地方文化與社區發展的重要橋樑。透過實際參與,學生成為文化保存與地方創生的共同推動者。」參與此次活動的龍華科大文創系學生則分享,「能與社區居民一起築滬,真的很特別。以前只在課本上看到石滬,這次親自體驗,更能感受到文化的價值與守護海洋的重要性。」

龍華科大表示,「低著頭憨憨地做,在這一刻,甘願做個石滬愚人。」這份樸實卻堅定的信念,正是石滬文化的真諦。展望未來,龍華科大將持續推動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秉持 「學用合一、在地連結、永續實踐」的核心理念,讓學生在專業學習的同時,更能走入社區、關懷環境,培養具行動力與社會責任感的新世代公民,攜手地方,共築文化永續的新篇章。

spot_imgspot_imgspot_img

相關新聞

即時新聞

頭條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