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03日 星期五

國內新增3例本土登革熱病例 疾管署:今年累計達20例

4b821b1be96c2dcfc5b96c295dbf6ba1 l

【健康醫療網/記者趙正瑋報導】疾管署10月2日公布新增3例本土登革熱確定病例,其中1例為居住臺北市士林區的80多歲男性,9月26日出現發燒及倦怠等症狀,9月30日因症狀未緩解至急診就醫並收治住院,10月1日檢驗確診,目前住院治療中,感染源仍待釐清。另2例為桃園市龜山區同一家戶的60多歲男性與70多歲女性,與群聚指標個案於潛伏期曾有共同活動史,經衛生單位擴大採檢發現。當地衛生單位已針對個案住家周邊進行病媒蚊調查與孳生源清除,加強居民健康監測,並請當地醫療院所提高通報警覺。

累計20例本土病例 集中南部與桃園

根據疾管署統計,截至10月1日,今年全台已累計20例本土登革熱病例,分布於高雄市12例、桃園市6例、臺北市及宜蘭縣各1例,目前無重症與死亡病例。而在稍早9月29日的公佈中,疾管署曾指出當週新增4例本土個案,其中桃園市佔3例,均與既有群聚案有共同暴露史;宜蘭縣則有1例,於9月17日發病,感染源仍在調查中。這些確診者年齡介於40多歲至50多歲。

疾管署提醒,北台灣仍有零星個案及群聚現象,民眾應提高警覺,加強居家環境清潔,清除積水容器,並注意防蚊措施。

環境清潔和居民檢測並行 避免疫情擴散

疾管署指出,地方的衛生單位已進行病媒蚊密度調查與孳生源清除,並加強個案居住地與工作地周圍的環境防治。同時,也針對附近居民進行健康監測,並提醒當地醫療院所提高通報警覺。疾管署呼籲,民眾務必配合相關防治措施,以避免疫情進一步擴散。

氣溫高適合病媒蚊孳生 保持警覺迅速通報是關鍵

同時提醒,雖已進入秋季,但國內各地氣溫仍偏高,適合病媒蚊生長繁殖。建議民眾落實「巡、倒、清、刷」四步驟,徹底清除環境內的積水容器,以降低病媒蚊密度並減少傳播風險。

此外,戶外活動時,應穿著淺色長袖衣物,並使用含有敵避(DEET)、派卡瑞丁(Picaridin)或伊默克(IR-3535)等有效成分的防蚊藥劑。這些措施能有效降低被蚊子叮咬的機率,減少感染風險。

若民眾出現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或關節痠痛、皮疹等疑似登革熱症狀,應及早就醫,並主動告知旅遊與活動史。疾管署也提醒醫療院所,應落實詢問 TOCC(旅遊史、職業史、接觸史、群聚史),並運用 NS1 快篩輔助診斷,及早通報。

【延伸閱讀】

助登革熱防治更精準! 「基因+空間分析」破解病媒蚊擴散路徑

登革熱境外移入破百例!疾管署:「這個」是重要風險來源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6408

免責聲明:本文為外稿合作單位授權刊登,如對內容有任何疑問,請向原作單位確認。

spot_imgspot_imgspot_img

相關新聞

即時新聞

頭條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