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呂詠柔/綜合報導
不少人嚮往能住在大房子中,但當夢想順利完成後,以為慾望能就此滿足,實際上並非如此。作家黃大米在臉書粉專分享從年輕到中年買房心境上的落差,反思「買房、擁有大房子」背後的人生體悟。
黃大米表示,29歲時因養狗難找到租屋處,勇敢在月薪3萬時買了間17坪大小的房子,一開始空間算夠用,直到後來又養了3隻貓,空間逐漸變小,由於收入變高,耳聞家裡附近有整棟房子被法拍,在看房後決定買下。

黃大米指出,起初因為自己不知道如何買法拍屋,該間在拍定後轉手出來,再拿到市場上出售,接手的人銀貸不太順利,自己承接對方的買賣契約,50幾坪的房子,標下來的人3個月內轉手賺了300萬,自己花1800多萬買下,換算一坪不到40萬。
黃大米提到,如今多數時間都在高雄,回頭看看當時買房的心境,才發現大房子對自己來說不是必需,「而是要彌補心理的自卑感、滿足童年時對別人漂亮房子的羨慕」,事實上這些漂亮的房子,多半都是從電視上看到,很少人可以擁有,但童年時期卻把少數當多數,心起自卑。
她也坦言,在有了漂亮的大房子以後,並沒有常邀人到家裡玩,4個房間只使用了臥室跟書房,實際上需要的空間並不多,她才領悟到「人往往需要走了很大一圈後,才發現多數當時的想要,都不是真的需要」,而是為了填補心靈的洞,「重新富養自己是好事,但需要懂得適可而止」。
最後她以自身經驗相勸,人到中年在拚命追逐,也不要忘了停下來,看看目前擁有的是不是已經很足夠了,「不要讓自己太累,也是對自己的慈悲與善待」。
更多新聞→
免責聲明:本文為外稿合作單位授權刊登,如對內容有任何疑問,請向原作單位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