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1日 星期六

農廢成金 鳳梨葉纖維成紡紗綠原料 台灣紡織業研發自動化技術 降成本領先全球|解密綠行動

cmgkbre4f001t10mbhlgucqc6

綠色環保商品出現多年,卻難以走入大眾消費市場,原因在於高昂成本和居高不下的價格。以農廢綠色商品「鳳梨葉纖維洋裝」為例,由高雄有機鳳梨果農和紡織產業合作出品,獲得2024年國際紅點設計大獎,定價3千多元,價值來自設計理念和優良品質,而且產量稀少。因為鳳梨葉,必須由人工一片片採集、挑選,刨絲取纖,導致果園投入的意願極低。為了穩定原料來源,屏東九如鄉農會和高雄鳳梨果農,開發五年,打造全台第一台自動化取纖機,減低人力成本、獲取乾淨纖維,邁出綠色循環經濟的一大里程碑。

鏡新聞已上架86台,若無法收看,請洽詢當地系統台。

更多《鏡新聞》報導
鋼筋水泥裡長出的綠意 從工地起步的減碳行動 永續工務所打造循環經濟|解密綠行動
斥資8億蓋綠色工廠 再生塑料製成瓶器減碳14% 皂界傳奇力拼轉型|解密綠行動
老炭廠重生 修枝木蛻變 木酢液、炭盆栽、木製家具 陳偉誠「與木共生」的溫柔信念|解密綠行動

免責聲明:本文為外稿合作單位授權刊登,如對內容有任何疑問,請向原作單位確認。

spot_imgspot_imgspot_img

相關新聞

即時新聞

頭條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