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2日 星期日

投書/公寓大廈「駐衞保全」人力成本與管理費用的雙重挑戰

Gger3
已有業者研究由機器人替代部分駐衛保全人。圖:張家榕提供

文/張家榕
2026年基本工資將調升至2萬9500元,此政策對公寓大廈「駐衛保全」產業產生顯著影響。隨著台灣高齡化、少子化及都市居住型態的轉型,「駐衛保全」在公寓大廈安全維護上不可或缺,但當前人力與財務壓力也在快速攀升。面對這波最低薪資調漲,公寓大廈管理委員會、住戶與保全公司必須重新審視人力成本與管理費用的結構性挑戰,並以更積極的管理與改革策略來應對。最低薪資調漲此舉雖有助改善勞工待遇,但也直接墊高了公寓大廈聘用保全人員的人事支出,不僅基本薪資增加,連帶影響勞健保、退休金提撥、加班費等各項法定負擔。

對主要依賴人力服務的產業而言,這種連鎖效應極為明顯,保全公司普遍反映經營壓力倍增,人力成本結構須全面重算。理論上,保全公司可透過提高報價來反映上升的成本,但實務上,公寓大廈管理費用調漲受到嚴格規範。依《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18條,管理費需經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決議,管委會本身並無獨立調整權。許多公寓大廈為了維持低管理費,往往對調漲嗤之以鼻,即使人員支出明顯上升,但因為決策機制繁瑣、共識難凝聚,公寓大廈常被迫在節流與服務品質間委屈求全,最終導致保全人力被減編、服務時數縮減,或轉向低價服務,影響安全與住戶生活品質。絕大多數住戶對管理費敏感,希望支付最低費用獲得高效率服務,但忽略薪資上調會反映在整體服務品質與人員穩定度。現今包裹收發、公共設施巡查、緊急應變等,多為保全日常任務,加班與危機管理需求日增,缺乏合理補償與支持,易導致工作倦怠、人員流動率攀升。住戶若僅認為「駐衛保全」屬可「彈性支出」,將加劇產業惡性低價競爭與專業斷層,對社區安全形成隱憂。

面對成本壓力,保全公司因處策略有限,不同於部分產業可快速調價或自動化取代人力,公寓大廈保全仍高度依賴現場服務,業者雖曾透過統一調漲報價呼籲管委會配合,但如涉壟斷或價格協議,恐違反《公平交易法》。目前較為可行的途徑包括推廣智慧保全-科技輔助,部分任務改由設備監控執行,或協助管理委員會向區分所有權人說明調漲合理性,導入績效考核與專業培訓,提升服務價值感知。筆者建議應建立動態管理費調整機制,明定因應法定薪資調漲之標準程序,降低決策阻力與行政摩擦。推動保全人員專業認證和持續進修,提高產業門檻及專業形象,改變「低價低質」迷思,並呼籲主管機關提供產業轉型與公寓大廈管理的法規指引,比如借鏡管理費彈性調整設計,保障勞動權益並兼顧公寓大廈永續發展。綜上,2026年最低薪資調漲既是產業體質考驗,也是進步轉型契機,唯有三方協力面對,不僅能化解當前成本與管理費的雙重挑戰,更能推動台灣公寓大廈管理邁向具永續與現代化的專業新局,我們期待「新的保全」、「心的管理」出現。

作者:張家榕/台灣物業優化精進協會創會理事長

本文為作者授權文章,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報立場。

spot_imgspot_imgspot_img

相關新聞

即時新聞

頭條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