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打造桃園市成為智慧城市的政策願景,桃園市政府勞動檢查處推動導入人工智慧科技於勞動安全管理,委託中原大學辦理「AI影像辨識技術輔助重複性作業之人因工程評價估算研究」,以汽車產業為例,開創全國職場安全管理的數位化新里程,期望透過科技創新,邁向「以AI守護勞工安全」的勞動安全願景。

勞檢處說明,該研究運用Google開發之MediaPipe AI影像辨識技術,能自動擷取作業人員33個人體關鍵點座標,結合人因工程「快速上肢評估法」進行姿勢分析與風險評分,協助事業單位即時、客觀地掌握勞工的姿勢負荷與肌肉骨骼傷害風險。透過AI模型的即時運算,取代傳統人工觀察與評分,不僅將每次評估時間由1小時縮短至數分鐘,更能降低主觀誤差,大幅提升評估效率與精準度。
系統平台除具備AI自動辨識與風險分析功能,亦整合雲端資料庫與視覺化圖表介面,可將作業動作影像與RULA分數同步呈現,協助管理者快速掌握高風險工序,作為教育訓練與改善依據。此創新應用標誌著桃園在勞動安全科技化的道路上邁出關鍵一步。
勞檢處表示,桃園市作為全國製造業重鎮,長期致力於推動減災工程與職場安全創新,今(114)年10月15日舉辦「AI影像辨識技術輔助重複性作業之人因工程評價估算研究成果宣導會」,集結學術界與產業界專家,共同探討AI影像辨識技術是如何改變傳統的人因工程評估模式,藉由本次AI影像辨識技術的導入,不僅能協助業界建立智慧監測與精準預防機制,更可累積寶貴的數據資產,逐步構建「以科技預防職災、以智慧守護勞工」的安全治理模式。未來將持續結合人工智慧、大數據與感測技術,深化智慧職場安全體系,實現安全、健康與永續並進的智慧職場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