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醫療網/記者趙正瑋報導】硒(Se)是人體不可或缺的微量礦物質,主要以硒胺酸形式存在,並構成至少25種被稱為「硒蛋白」的生理活性蛋白。家醫科醫師李思賢表示,這些蛋白參與多項重要反應,包括抗氧化防禦、甲狀腺荷爾蒙調節、免疫調節與生殖健康等。硒在體內的主要儲存部位為骨骼與肌肉,透過日常飲食攝取即可獲得。
抗氧化守護者 維持細胞健康與延緩老化
硒是穀胱甘肽過氧化酶等多種抗氧化酵素的核心成分,能協助中和自由基,保護細胞免於氧化損傷。李思賢醫師指出,這種作用不僅可維持皮膚彈性與減少發炎反應,亦與預防動脈硬化、保護肝膽功能密切相關。缺乏硒的族群可能出現免疫力下降、疲勞或代謝異常等問題。
甲狀腺隱形幫手 促進T4轉為活性T3
臨床上,硒最常被用於輔助處理甲狀腺功能低下患者。硒參與「碘甲狀腺氨酸去碘酶」的合成,該酶能將不具活性的T4甲狀腺轉化為具代謝活性的T3甲狀腺。李思賢醫師提到,如果體內硒不足,T4會堆積,導致甲狀腺功能遲緩。值得注意的是,這種狀況在一般的TSH與T4檢驗中不易被察覺,須同時檢測T4與T3才能明確評估。
男女皆有需求 維持生殖與荷爾蒙平衡
此外,李思賢醫師指出,硒與男性生殖功能息息相關,是形成精子的必要成分,能提升精子活動力與受孕率。由於硒會隨精液排出體外,男性特別容易出現缺乏現象。對女性而言,硒有助於緩解更年期不適,並維持荷爾蒙平衡。對於甲狀腺異常或自體免疫問題患者,適量補充硒能協助調節內分泌功能,改善整體健康。
癌症防護力 研究證實具潛在抑癌效果
在癌症防治研究中,硒展現出潛在的保護作用。李思賢醫師表示,與硒缺乏相比,適量補充硒能降低腫瘤發生率,並促進DNA修復能力。不過,對於硒攝取已達充足水準的一般人而言,額外補充並不一定能進一步降低癌症風險。以「補足缺乏」為原則,避免過量攝取。
補充型態與食物來源 有機硒吸收率較佳
硒補充劑分為有機與無機兩類。無機型如亞硒酸鈉、硒酸鈉,吸收率高但代謝快;有機型如硒代蛋氨酸、硒酵母,吸收率達九成且更適合長期補充。李思賢醫師說明,日常飲食中,巴西堅果、海鮮、牛肉、雞蛋、糙米與葵花籽皆富含硒。其中一顆巴西堅果約含68至90微克硒,每日攝取2至5顆即可達建議量。以「蒸」或「烤」的烹調方式保留硒含量,避免煮或炸導致流失。
成人每日建議攝取量約75至150微克,孕婦與哺乳期女性需求稍高。雖然硒有多重益處,但過量補充可能導致慢性硒中毒,出現頭髮、指甲脆弱脫落、皮膚疹、胃腸不適、疲倦或神經紊亂等症狀。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成人每日可耐受最高攝入量為400微克,應避免長期超量。
均衡飲食補充 是健康最佳策略
硒雖屬微量元素,卻在維持甲狀腺功能、免疫平衡、抗氧化防禦與生殖健康上扮演不可取代的角色。現代人因飲食精緻化、胃腸吸收不良或減重手術等因素,容易出現輕微缺乏。李思賢醫師建議從均衡飲食出發,必要時在專業醫師評估下選擇合適的補充劑型,才能安全且有效地發揮硒的健康保護力。
【延伸閱讀】
「地中海飲食」益處再+1!研究:肥胖相關癌症風險降 專家教你這樣吃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6537
免責聲明:本文為外稿合作單位授權刊登,如對內容有任何疑問,請向原作單位確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