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蔡佩蓉/新北報導
去年央行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後,房市急速量縮,景氣也由盛轉衰,不過,今年台灣超額儲蓄預估將升至4.79兆,可望創歷年新高,市場資金充沛之下,多數民眾對房地產仍具備信心,只是難以掌握何時是買點。戴德梁行董事總經理顏炳立25日針對房市走勢有最新剖析。
顏炳立25日在「百達莊園」贊助的房產趨勢座談中提到,房市的邏輯是「量出來、價就上、買氣就旺」,919央行第七波打炒房透過限制金流,切斷買氣,尤其2023年8月新青安優惠貸款政策上路後,讓房市衝出交易量,但大部分卻不是自住,投資投機買氣盛行,也讓去年買賣移轉棟數衝到35.05萬棟。

「今年價沒下來,量卻縮了。」房市如顏炳立年初的預測,當初新青安買房的年輕人,現在也在懷疑怎麼上車了;投資投機客面對市場轉冷、銀行借不到錢,也悔不當初,這都是「最後的火車站」的寫照。
只是民眾觀望了一年,遲遲不見房價明顯下跌,未來房價走勢是如何呢?顏炳立直指,20多年前有所謂的銀拍屋風潮,只是未來要出現,是「一點機會都沒有!」換言之,在台灣總體經濟穩健的情形下,房價很難大跌,尤其今年買賣移轉棟數可能下探26、27萬棟,也代表台灣人口袋裡的錢是夠的。

這也形成今年詭譎的房市,「賣方開高價,買方出低價;賣方不認命,買方不任性!金流有問題才降價。」顏炳立說,目前要促成買賣交易,真的是「不可能的任務」,相當艱難,但他也強調,買房是「早買、晚買,一定要買」,因為台灣許多人就是靠房子增值賺到錢。
對於現在想買房的人,「地段、環境、可及性」都是重點。顏炳立舉例,重劃區包括環境、街廓綠美化等,都優於舊市區,往往能獲得價格支撐,以塭仔圳重劃區觀察,環境是好的,但要說現在能不能買?「只有價格的問題。」

至於未來房市走向,包括央行是否鬆綁第七波信用管制,這是「政策的風」,其次,顏炳立強調總體經濟的走向,尤其有產業進駐,例如台積宅周邊還是會有價格支撐,但如果沒有產業,這一波卻大漲,恐怕就是「一場遊戲、一場夢」。
25日房產趨勢講座由新建案「百達莊園」贊助,該案位於新莊副都心商圈旁的塭仔圳重劃區,距離機場捷運A5泰山站僅400公尺,為四面臨路全街廓的2176坪大基地社區,規劃2至4房格局,預計2026年底即將完工。
更多新聞→
免責聲明:本文為外稿合作單位授權刊登,如對內容有任何疑問,請向原作單位確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