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7日 星期一

收益型不動產仍「投報率為本」 商辦土地開發信心指數續樂觀抗房市寒冬

好房網News記者蔡佩蓉/台北報導
 
2025年第三季台灣商用不動產投資信心指數調查結果顯示,歷經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與美國關稅等衝擊影響,信心指數持續下滑至四年以來的低點,投資人以保守謹慎的態度來面對後續市場發展。
 
政大地政系教授林左裕指出,調查指標持續下探有2大主因,包括央行9月理監事會決議利率維持不變,且並未放寬選擇性信用管制,連帶影響土地開發價格鬆動;其次,美國實施的關稅戰引發部分產業減產及無薪假增加,使得總體經濟信心指數下滑。
 
房市震盪盤整階段,收益型不動產更凸顯「投報率為本」及都市土地稀有性的核心價值。圖/好房網News記者蔡佩蓉攝影
南京復興,商辦大樓。圖/好房網News記者蔡佩蓉攝影
 
在土地開發指標的表現上,CCIM投資師暨范之虹都市計畫技師、耕基地政士事務所所長范之虹指出,科技產業用地最受青睞,尤其第三季有台達電69.5億元購買泰豐輪胎觀音3.4萬坪土地及建物,以布局氫能、儲能或資料中心等事業;日月光砸65億元買穩懋公司南科廠房來加速擴充AI先進封裝產能;群光電子10.6億元購買潤泰全球桃園觀音廠土地及建物。
 
由於科技製造業大舉回台投資,以因應美國市場需求,雖然美國對台施以較高關稅,但以輝達與台積電為領頭羊之AI產業裡,台灣為全球唯一AI產業生態系統(Eco System)供應鏈主體,相對影響有限。
 
以CCIM市場分析經濟基礎分析理論(EBA)中經濟比重轉移分析(Shift-Share Analysis)來觀察,AI產業生態系廠商對於北中南區工業地產的需求仍方興未艾,也是不動產業投資業者,應持續關注的標的。
 
林左裕提到,辦公室及土地開發的信心指數仍在樂觀水準,呈現出收益型不動產以「投報率為本」及都市土地稀有性的核心價值。
 
以往金融保險業購置不動產,傾向租金報酬率較高的倉儲物流或商用不動產,在金管會調整保險業不動產收益率計算標準下修至2.545%後,保險業評估購置收益型不動產將更為積極。
 
不動產投資協會市場交流委員會主委暨CBRE世邦魏理仕不動產估價師聯合事務所所長施甫學表示,台灣正發展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其中不動產資產活化、信託及投資經營管理,將是創造永續價值的關鍵。
 
更多新聞→

免責聲明:本文為外稿合作單位授權刊登,如對內容有任何疑問,請向原作單位確認。

spot_imgspot_imgspot_img

相關新聞

即時新聞

頭條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