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園市副市長王明鉅今(30)日前往桃園高中,出席「114學年度第一學期關鍵科技探索高中市本課程暨113學年度『桃園國際城 教育科技遊』跨域選修課程發表會」,親自頒予學生修課證明,鼓勵學生善用時間、積極自主學習。活動現場匯聚了桃市多所高中師生、合作大學與國家場館代表,除邀請國立中央大學、桃園高中、內壢高中及楊梅高中的師長與會說課外,亦邀請累積豐碩修課時數的周同學及彭同學分享學習心得,場面兼具知性與感性,溫馨熱鬧。

教育局表示,因應AI科技與全球化浪潮的挑戰,桃園市積極推動科技輔助學習、普及化數位課程。114年度起,結合國立中央、清華、陽明交通及政治大學等頂尖大學的學術資源,以科技教育為核心、國際教育為支點、永續學習為目標,採「模組化」、「數位化」、「跨域化」設計,兼具理論深度與實作導向,推動「關鍵科技探索」高中市本課程。同時以「桃園國際城 教育科技遊」跨域選修課程計畫攜手桃市高中職、大專校院及國家場館,聚焦新興科技、國際教育、永續發展等主題,合作開設假日及寒暑假營隊,透過跨界合作與資源共享,提供桃市國、高中生多元探索興趣、加深加廣學習的機會。最後,王明鉅期勉青年學子勇於探索、敢於跨界,並以永續思維行動,成為具備全球視野與在地行動力的新世代公民。

教育局提到,發表會上,展示了多門融合科技、永續與創意的課程成果。其中,由國立中央大學開設並廣受好評的「次世代智慧建築探索與實作營」課程,以「能源素養」為主軸,結合理論、工程與永續概念,引導學生從實驗到應用,體驗科技與環境如何共構未來城市的新樣貌。另一門由桃園高中開設、曾榮獲「113年氣候變遷暨永續發展教育校本課程方案」特優獎的「落葉有光的微氣候行動」課程,以校園落葉分解與堆肥的過程為探究起點,透過設計思考發展「綠色文創」與親子DIY工作坊,將學習成果轉化為擺攤行動與社會倡議,讓學生從生活實踐出發,體會永續行動的具體可行性。
來自國立臺北科技大學附屬高中桃園農工的周同學表示,「桃園國際城 教育科技遊」開設種類多元的跨域課程,讓自己有機會接觸大型無人機的操作、體驗SUP獨木舟,也在「次世代智慧建築探索與實作營」中理解能源循環與再生技術,不僅在學習中體驗生活,也在挑戰中找到成就感,更啟發了自己對工程與環保的興趣。武陵高中彭同學則說,「學習不是一場比賽,而是一段旅程」,透過「桃園國際城 教育科技遊」開設的跨域課程,不僅拓展了知識範疇,也在學習過程中培養了專注力與時間管理能力。
另外,為進一步拓展桃園學生的國際視野,教育局攜手國立陽明交通大學ewant及國際FutureLearn兩大數位學習平台,推廣暑期「雙語線上遊學團」課程,內容涵蓋AI入門、數位個人品牌與遠距合作等主題,建立國際數位學習網絡,推動「AI × 雙語 × 跨域」的學習新模式,讓學生在地學習、全球連結,從高中起就具備國際溝通與科技創新的雙重素養。通過雙平台認證的新興高中林同學表示,全英文聽說讀寫的學習規劃,不僅精進了語文能力,也體驗到數位課程的自主學習模式能突破時空限制、依學習能力客製化自身學習進度的優點。
教育局指出,隨著「關鍵科技探索」市本課程的深化、「桃園國際城 教育科技遊」平台的擴展與「雙語線上遊學團」的成功實施,桃園市正以實際行動串起科技、人文與國際的三重軸線,持續以創新為引擎,推動科技與教育並進,讓桃園成為台灣最具教育創新力與國際競爭力的城市。
教育局補充,「桃園國際城 教育科技遊」於114學年度第一學期開設有「數學桌遊黑客松與化學食刻大揭秘」、「青春密碼大解鎖:從DNA到抗老化」、「跨域創新:APP × 無人機」、「用AI解鎖健康的秘密」、「理財魔法:突破金錢思維的框架」等豐富課程,所有資訊皆可在「桃園國際城 教育科技遊」網站上查詢,歡迎桃市國三生、高中生及五專生報名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