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園市議會今(7)日進行市政總質詢,民進黨籍市議員許家睿針對桃園市教育資源分配不均,人口新興區校舍老舊,學校空間不足等問題提出解方,建議市府參考台北市以EOD導向進行都市整體規劃,盤點桃園市內教育用地,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許家睿指出,EOD包含教育(Education)「教育設施」、經濟(Economy)「土地有效利用」、生態(Ecology)「環境友善」、公平(Equity)「市民需求」、進化(Evolution)「都市持續發展」五大面向,在公共設施特別是學校校舍開發或改建時,納入防災與韌性城市精神、地區發展以及公共服務需求,以5E為主軸進行城市設計。
許家睿提到,八德區教育資源匱乏,學校校舍空間不足,無法應對持續移入人口的就學需求,目前八德多所國中小實行總量管制,許多八德學子被迫要到鄰近的其他學區就學,校舍也普遍老舊校園空間擁擠不堪,應積極盤點區內閒置學校用地,例如大勇、大福市地重劃範圍內之學校用地,提前評估未來設校的必要性,為現有的學校減壓,同時對舊校園進行重新規劃,提高使用效率。
許家睿以選區八德國中增建校舍計畫為例,他指出,八德國中連年增班已經排擠到專科教室空間,建興街側圍牆也有安全疑慮,且缺乏通學廊道,建議未來增建校舍時應一併檢討現有校園後方市有閒置土地,調整街廓,新增人行道及福元里、興中里社區活動中心,未來更要結合「八德行政園區」做整體規劃。
許家睿再以八德區大湳都市計畫內大勇國小為例,大勇國小擴校計畫,除了規劃學校需要的廚房與活動中心,同時也應評估規劃地下停車場滿足周邊居民的停車需求,同樣的模式也可以適用新設立的仁德國小,因為校地面積不足,未來興建活動中心時也應一併納入停車場規劃。許家睿表示,這就是EOD導向的良好範例,期望市府未來能持續依此模式,並融入更多在地需求,包括通學道、綠地、活動中心等,配合校園新建與擴建工程,積極開發與活化周邊環境。
許家睿說,除了滿足校園內需求外,EOD的精神還追求多面向的服務,包含生態、人本空間、社福設施及防災需求。他強調,落實EOD的第一步,就是要走出圍牆,在新校地規劃時就一併納入學校周邊的設施、街廓及閒置用地,活化周邊土地,提供市民多面向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