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接連幾個颱風環流,加上一波波東北季風產生的「共伴效應」,所帶來的大量雨水,讓大屯山區的向天池達到滿水位,也讓鵠沼枝額蟲(別名向天蝦)大爆發,吸引一波波的登山客上山,只為一睹「綠色小精靈」的風采,而看著這些在池水中悠哉游來游去的小生命,都大呼好可愛;還有登山客利用向天蝦的向光性,在暗夜裡點著頭燈,只見向天蝦群聚湧來好不壯觀。

向天蝦又稱為豐年蝦或仙女蝦,正式名稱為鵠沼枝額蟲,是由石川千代松博士在1895年,以發現地神奈川縣鵠沼村來命名發表。向天蝦並不是蝦子,而是屬於鰓足類動物,是一種成體體長僅有1.2~2.5公分的水生動物。游泳時會背下腳上以仰泳的姿勢前進,邊游邊透過濾食的方式取食水中的藻類及菌類。在台灣本島只有陽明山國家公園裡的大屯山區的向天池才看得到。

向天池是一個季節性火山湖,平時是乾涸的窪地,向天蝦會利用耐旱耐寒的休眠卵度過漫長的乾涸期,直到梅雨或颱風過境時,豐沛的降雨填滿向天池,這些卵便趁著豐水期孵化,孵出來的小向天蝦會快速成長至可繁殖的體型,約十天後交配產下卵,並在池水乾涸時死亡。短暫的豐水期僅維持了二至三周,向天蝦再度回到休眠卵的形式,靜靜等待下一場大雨。
向天蝦的體型小、壽命短,面對這是牠們一生僅有一次的生存與繁殖機會,也讓人讚嘆萬物的奧妙,在這麼惡劣的生活環境中,竟也能孕育出如此可愛的生物。

近日上山的登山客發現,向天池裡有許多向天蝦的身上已經有黃色的「小蝦蛋」,即將開始為生命另一個輪迴做準備,加上向池水也開始消退,所以想「上山追蝦」的民眾要保握時間。
另外,也要提醒,如果到向天池觀看向天蝦,記得不要用容器或是手去抓,鵠沼枝額蟲其實膽小易受到驚嚇,還有,擅入指定以外之地區從事水域遊憩活動、捕捉動物之行為會因違反國家公園法而受罰。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 藍白二度惡修財劃法讓中央多舉債5638億 民進黨示警3大問題全民承擔
. 政院版財劃法週四提出!統籌稅款分配指標曝光 財政部曝三縣市有意見
. 陸委會曝中共6大滲透手法 派間諜滲透到台灣各政黨、科技產業
. 出席「台日工程技術研討會」 卓榮泰:盼台日雙方「強強聯手走向世界」
免責聲明:本文為外稿合作單位授權刊登,如對內容有任何疑問,請向原作單位確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