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8日 星期二

長者喝水、吃飯常「嗆到」?專家警告:小心造成吸入性肺炎

6097780d73d12b3f603fa1c16e0b3186 l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您是否也有過這樣的經驗:家中長輩喝水或喝湯常嗆到,吃一頓飯會聽到許多咳嗽聲;吃飯時,常覺得飯粒「卡喉嚨」,有異物感,好像吞不乾淨,吃完飯後過一陣子才開始咳嗽。漸漸地,食慾越來越差,體重下降。國泰綜合醫院復健科語言治療師潘奕安表示,其實,上述這些都是「吞嚥障礙」的表現,在老年族群中十分常見。

「吞嚥障礙」與老化、疾病有關 常出現嗆咳、咀嚼力下降

潘奕安語言治療師說明,根據研究,台灣社區65歲以上的長者中,有12.8%經過評估為吞嚥異常,而住在長照機構的長輩,比例甚至高達50%以上。吞嚥障礙的常見原因包括:

‧老化:隨著年齡增長,吞嚥肌肉力量下降、口腔與咽喉協調性變差

‧疾病因素:中風、神經退化性疾病(如:失智症、帕金森氏症)、頭頸癌手術後等。

‧其他因素:牙齒缺損、口乾、長期臥床、藥物副作用等。

常見的老化吞嚥問題包含:吞嚥反射延遲、進食出現嗆咳、咀嚼能力下降、口中食物殘留、吞嚥費力或有異物感、體重減輕和反覆肺炎等。

「增稠劑」非唯一解方 應找出問題、擬定治療策略

潘奕安語言治療師解釋,從臨床到儀器檢查發現自己或家人頻繁嗆咳、吞嚥困難時,應找語言治療師進行評估,而不是自行調整飲食。常見評估方法包括臨床吞嚥評估及儀器檢查,若是須進一步評估者,也會與耳鼻喉科及放射科合作,確認吞嚥問題發生的位置與原因,並提供適合的治療策略。

有在照顧長輩的人可能會聽過「吞嚥嗆到加增稠劑就好了」,但是造成嗆咳的原因有很多種,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加增稠劑。增稠劑只是用來改變食物的質地(材質),確實能暫時改善清水嗆咳問題,因為稠度增加後,液體流速變慢,吞嚥構造有更多時間反應。但每個人適合的「稠度」都不一樣,需要諮詢語言治療師的建議,不是想加多少就加多少,也不是越稠就越安全。

專業「吞嚥訓練」降低肺炎風險 應積極就醫尋求協助

潘奕安語言治療師進一步說明,吞嚥訓練可分為間接訓練及直接訓練。間接訓練是指不利用食物進行訓練,會指導口腔清潔、口腔及咽喉運動或冰酸刺激等。直接訓練則是使用食物來訓練吞嚥,並利用代償性技巧或吞嚥手法,增加吞嚥效率,提升吞嚥的安全性。常用的方法包括調整進食姿勢、調整食物質地、改善進食環境及照顧者的衛教等。在能確保吞嚥安全的前提下,逐步增加由口進食的量。

潘奕安語言治療師提醒,許多人認為咳一咳就沒事了,或是以為只要用增稠劑就能解決問題。但事實上,不是越稠就越安全。若持續嗆咳或隨意調配增稠劑,不只會影響用餐品質,還可能引發脫水、營養不良,甚至是嚴重的吸入性肺炎,您或家人有相關困擾,建議儘早至復健科門診就醫,並由語言治療師評估,透過完整的吞嚥訓練搭配飲食質地調整,不僅能減少嗆咳,也能享受安全進食的樂趣。

原文出處:國泰醫訊290期

【延伸閱讀】

「容易嗆到」是吞嚥障礙徵兆! 嚴重恐致吸入性肺炎影響性命

用餐飯菜掉滿桌、常被嗆到? 當心「口腔衰弱徵兆」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6736

免責聲明:本文為外稿合作單位授權刊登,如對內容有任何疑問,請向原作單位確認。

spot_imgspot_imgspot_img

相關新聞

即時新聞

頭條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