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0日 星期四

注意保暖!室溫低於這溫度 易引發心肌梗塞

醫師張家銘表示,一項研究指出,只要室溫低於18度,身體就會進入「冷壓狀態」,讓心血管系統整個緊繃。(圖/取自張家銘的臉書)
醫師張家銘表示,一項研究指出,只要室溫低於18度,身體就會進入「冷壓狀態」,讓心血管系統整個緊繃。(圖/取自張家銘的臉書)

近來天冷,很多原本健康的中年人、慢性病控制得宜的患者,都出現血壓飆高、睡不好、較喘、感冒等症狀,醫師張家銘表示,這是溫度在引發一連串的生理反應。一項研究指出,只要室內溫度低於18度,身體就會進入一種「冷壓狀態」,即血壓飆、睡眠差、肌力降、呼吸系統變得敏感。

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在其臉書表示,根據 2023 年發表在期刊《Public Health》的大型系統性文獻回顧,只要室內溫度低於18度,身體就會開始進入一種「冷壓狀態」: 血管收縮、血壓上升、睡眠變差、肌力下降、呼吸系統變得敏感。每一項都是真實可測的生理反應,與「怕不怕冷」無關。

寒冷的室溫 會讓心血管系統「整個緊繃」

張家銘表示,一般人以為冷就只是冷,其實,血管會立刻緊縮,血壓隨之飆升。研究發現,室內溫度每下降1度,收縮壓就會再往上推一點,對老人家與女性尤其明顯。

值得注意的是,在10~14度環境中,不只是血壓升高,心電圖也較容易出現異常。血小板甚至會上升,代表血液變得比較容易凝集,心血管風險提高。

睡不著、夜尿、越睡越累 原因可能是太冷

張家銘表示,許多長者在冬天較沒力、平衡變差易跌倒、握力變弱,則是因為在15度的室內環境中,下肢肌力、速度、反應能力都會下降2~10%。「冬天室溫過低,呼吸系統也受影響,特別是慢性肺阻塞患者。」張家銘表示,若家人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室內溫度低於18.2度時,咳、喘、胸悶都會變得更明顯。因為冷空氣會讓氣管更敏感、更易收縮,也更易被感染誘發、惡化。

室溫18度是一條重要的健康分界線

張家銘表示,世界衛生組織明確建議,居家室內溫度至少要有18度。對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小孩,甚至建議更高一些。民眾應調高室溫,而非只是多穿一些衣服來因應寒冬。因為科學證據顯示,室內低溫帶來的負擔,絕對不只是冷而已。

他表示,若家中有老人、孩子、有血壓或心臟病、呼吸道疾病或睡眠不好的人,冬天最重要的是讓房間維持18度以上。身體需要的不是硬撐,而是溫度。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60歲科技主管超養生 「1原因」罹2癌還糖尿病
嘴角長水泡≠火氣大 醫揭「慘烈後果」:免疫亂了、最後恐失智
肩頸硬≠忙碌!醫揭「1情況」害血管破裂、血栓:中風接著來
比外套更重要!醫揭「3物」是天冷保暖王:襪子也中

免責聲明:本文為外稿合作單位授權刊登,如對內容有任何疑問,請向原作單位確認。

spot_imgspot_imgspot_img

相關新聞

即時新聞

頭條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