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園市立經國國民中學在「桃園市114學年度國中小發明展選拔暨展覽會」表現搶眼,六件作品脫穎而出,其中兩件特優、兩件甲等,四件作品皆順利晉級全國賽。市賽複審採現場簡報與問答,場地由平興國中統籌,評審重在問題定義、原理解決與應用情境的完整性,充分體現桃園長年建立的發明教育機制與舞台。

教育局表示,經國國中為桃園市「創造能力資優」承辦學校,長年提供專業支持與課程資源,形成校內外一體的培育網絡。今年多數獲獎團隊來自學校的「創造力資優班」。該班以108課綱的「素養導向、跨域統整、探究與實作」為課程設計主軸,將創造力訓練與生活議題連結,讓學生把點子做成可驗證的雛型,如此次晉級全國賽的四件作品:以NFC與LINE機器人結合的《高齡照護智慧藥盒》,把長者用藥提醒與家屬回報納入日常流程;以Arduino模擬心跳節律與震動頻率的《小Baby震動音波安撫抱枕》,從生理節律回應育兒不安;針對密閉空間風險設計的《螺旋水塔清洗裝置》,以球形機構降低工安;以及以可視薄膜快速辨識瓦斯外洩的《氣體外洩檢知環》。另兩件佳作涵蓋跌倒偵測與微電流環教示範,從家庭安全到永續素養,題材橫跨多元。
經國國中校長陳新文指出,學生以使用者觀點切入,歷經田野觀察、需求轉譯、原型反覆測試與情境驗證,所展現的不只是「會做」,更是把知識轉化為解決方案的能力;而這正是108課綱所強調的關鍵素養。輔導主任呂學育強調,比起名次,老師們更在意學生如何發現問題、合作解決、據以修正。經國以STEAM為底座,以創造力資優課程串聯創客實作與社會關懷,讓學生在六分鐘簡報與詢答中清楚說出「為何做、怎麼做、做得如何」,把專業語言化為能被理解的故事,也把公民責任落在可行的設計上。
指導教師群則在課後與周末陪伴學生進行結構與電路測試、簡報敘事推演與問答模擬,協助團隊在評審面前完整呈現從「洞見」到「作品」的連貫鏈條。教育局表示,從高齡照護、公共安全、育兒支持到環境永續,這批作品既映照了108課綱的素養導向,也讓外界看到桃園在發明教育上的系統能量與現場厚度,期待學子們在全國賽的舞台上,持續綻放亮眼的學習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