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林和謙/台北報導
「裝修蟑螂」到處竄,不少民眾無辜受害!住宅消保會表示,自稱室內設計師張昶紘(原名張仁杰)明知不具資格,仍以未經設立登記的杰樺設計裝修工程有限公司,並將其他設計公司享有著作財產權的裝修照片重置後,再以建築師、設計師、裝修設計工會會員等資訊在臉書上大肆宣傳,在民國106年到111年期間,分別詐騙10位受害者,財損金額超過一千萬元,而張昶紘原先因被告偽造文書被判刑,不服新北法院一審判決再上訴,台灣高等法院以張昶紘犯以網際網路對公眾散布而犯詐欺取財罪、判刑六年三個月。
住保會顧問吳翃毅博士說,網路發達,透過臉書社群媒體找廠商裝修已然是趨勢,只是網路上找廠商必須小心,光有裝修美照,光看相關網頁,如何信以為真?就像受害者說的,從臉書粉絲專頁看到裝修美照,透過臉書通訊軟體Messenger和設計師取得聯絡,張昶紘都說他有建築師、設計師資格,過去受聘在哪些公司,裝修經驗豐富,完成簽約、匯款開工後,因被拖延施工,才知道受騙。

吳翃毅強調,張昶紘就和其他裝修蟑螂一樣,行銷話術多,但一審被判刑後,卻不知檢討,選擇上訴還要硬凹,激怒一票受害人同仇敵愾,除提告民事外,以證人身份出庭作證,團結力量大,戳破張昶紘所有謊言。
根據判決書載明,建築物室內裝修管理辦法分別明定,領有建築師證書者、及領有建築物室內設計乙級以上技術士證,並於申請日前5年內參加內政部主辦或委託專業機構、團體辦理之建築物室內設計訓練達21小時以上領有講習結業證書者。專業設計技術人員應具兩種資格,證人證述可知張昶紘在臉書上或是對外宣稱其為「建築師、設計師」、盜取他人設計成品照片,製造假象已足以使不知情之人陷入錯誤,再者他承攬工程後,從鑑定報告顯示,所有工程進度均未達50%,即以「拖延施工」、「無故未施工」、「積欠款項」等原因導致停工,實際上則是收取超額、甚至是全額工程款,顯見張昶紘自身財力、資格等均無法承攬室內裝修工程,該當刑法詐欺罪之施用詐術,其主觀上是有不法所有之詐欺取財之犯意,顯非單純之民事糾紛。
吳翃毅說明,想要提告裝修蟑螂,從單一工程案來看,如有動工,多屬民事糾紛,難以認定有刑事詐欺取財之嫌,但如果是受害者聯合起來,不再是單一作戰,而是裝修蟑螂套路,蓄意訛詐大家,就有機會讓他吃牢飯,以目前來說,住保會另有協助其他受害者組成自救會,報警提告詐欺,等待判決中。
吳翃毅指出,裝修是僅次於買房次要重大花費,多數民眾都是裝修小白,從錢的角度來看,建議以住保會15年來與銀行合作,推出「住保履約」服務,屋主支付的施工費先交由銀行信託,測試業者是否願意;透過住保履約「屋主的錢不會被騙,業者也不用擔心呆帳」,創造雙贏,相信才能夠有效防止裝修蟑螂的情事一再發生。
更多新聞→
免責聲明:本文為外稿合作單位授權刊登,如對內容有任何疑問,請向原作單位確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