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7日 星期四

林口長庚音樂饗宴溫馨陪伴頭頸癌病友 龜山茶農感謝醫療團隊悉心照料

DSC04001
林口長庚醫院辦理「音你而在,愛不缺席~2025年林口長庚頭頸癌家庭為中心音樂響宴活動」。圖:林口長庚提供

林口長庚醫院持續關注癌友及家屬的身心靈照護,自2014年起辦理癌友關懷系列活動,包含癌友歌唱、才藝、短片及攝影比賽等各種形式。今(2025)年承辦全方位癌症防治策進計畫,以頭頸癌癌友家庭為中心,提供全人的照護模式,並於昨(26)日辦理「音你而在,愛不缺席~2025年林口長庚頭頸癌家庭為中心音樂響宴活動」,邀請頭頸癌病友與其摯愛家人,共同走進音符編織的療癒時光。透過音樂、故事與陪伴,展現家庭照護的力量與希望。

DSC04116
歌手錦雯長期熱心公益活動,此次擔任公益大使到現場演唱,希望透過溫暖地歌聲療癒每個癌友的心。圖:林口長庚提供

林口長庚副院長林永昌表示,頭頸癌是指發生在口腔、咽喉、鼻咽等部位的惡性腫瘤,其中以口腔癌最為常見。由於早期症狀不明顯,常被忽略,因此「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降低死亡率的關鍵。頭頸癌團隊康仲然主任進一步表示,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包括避免吸菸、嚼檳榔及過量飲酒,是預防頭頸癌的第一步。此外,定期接受口腔黏膜篩檢及接種疫苗也是重要的措施。接種人類乳突病毒疫苗能有效預防部分由HPV感染引起的口咽癌與子宮頸癌,建議民眾可依照政府疫苗政策並經醫師評估後接種。有鼻咽癌家族病史的民眾,則可考慮接受EB病毒血液檢查,這項檢測主要用於鼻咽癌高風險族群。頭頸癌「可防、可治」,從篩檢、疫苗到健康生活,每一步都是守護生命的重要行動。而隨著醫療科技進步,頭頸癌團隊運用手術、放射線(光子與質子)、顯微重建,以及全身性治療(化學、免疫、標靶)等最新技術,不僅提升病人的預後與生活品質,更增添進病人與家屬的信賴與面對未來的信心。

DSC04017
67歲的林雨暘(左二)是龜山在地茶農,他感謝放射腫瘤科醫師林倩伃(右二)、整形外科醫師林志鴻(右一)悉心照料。圖:林口長庚提供

今年活動邀請歷屆才藝比賽獲獎癌友帶來舞蹈、歌舞劇等音樂表演,癌症中心主任王宏銘表示,看著癌友們展現生命力的演出,自己也深受感動。歌手「錦雯」長期熱心公益活動,此次擔任公益大使到現場演唱,希望透過溫暖地歌聲療癒每個癌友的心。現場也邀請陽光基金會、癌症希望基金會、台灣癌症基金會、育田基金會共同設置「癌症資源博覽會」,讓癌友在回歸社區後能順利運用社會資源,迎向正常生活。

DSC04029
小魚兒帶領治療中的病人一起舞動人生,並榮獲第19屆抗癌鬥士的殊榮。圖:林口長庚提供

67歲的林雨暘是龜山在地茶農,製茶技術各界肯定,過去因應酬難以避免接觸菸、酒、檳榔,增加了罹癌的風險,而在2009年診斷舌癌第四期,經歷過手術、放射線、化學藥物與標靶藥物的治療歷程,最終切除三分之一的舌頭。林雨暘說,「我要感謝醫生保留我的嗅覺、味覺,讓我還能繼續製茶。」現在的他已戒菸、酒及檳榔,也慢慢改掉壞脾氣,每天運動、寫書法,並以自然農法,友善對待土地資源、堅持高品質與安全健康的茶品,對社會公益貢獻良多。

曾任正音老師的小魚兒,十餘年間歷經舌癌、乳癌與直腸癌三種癌症挑戰,從失語、掉髮到復健重生,靠堅毅與醫療團隊的支持走過低谷。現她投身癌症希望基金會擔任志工,以舞蹈與真心陪伴病友重拾自信。她常說,「沒有過不去的坎。」她以自身經歷化為一道光,照亮病友們低潮的治療時期,展現勇敢前行的力量。小魚兒強調,真正的勇敢不是不害怕,而是害怕卻依然選擇前行,活出希望。她的治療歷程不僅讓病友們看到了生命的韌性和希望,也在林口長庚的推薦下榮獲第19屆抗癌鬥士的殊榮。

林口長庚「音」你而在,永不缺席,向抗癌的生命勇士們獻上最深的敬意,該院邀請民眾關心自己與家人,共同落實「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攜手遠離頭頸癌威脅,一起邁向更精彩的人生。

spot_imgspot_imgspot_img

相關新聞

即時新聞

頭條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