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國民健康署調查指出,台灣男性每兩人就有一人過重或肥胖,女性每三人就有一人過重。肥胖與糖尿病、代謝症候群、高血壓及心血管疾病等多種疾病密切相關,使得體重管理成為全民健康的重要議題。然而,臨床觀察發現,許多民眾體重雖正常,卻仍困擾於腹部、手臂、臀腿或腰側的局部脂肪堆積,反映出大眾更重視「線條比例」而非單純的體重數字。
體重管理從「減重」邁向「精準減脂」
綺色佳診所張高榮院長指出,近年GLP-1類減重藥物成為體重管理的討論焦點,但停藥後的體重變化因人而異,且就算整體體重減少,許多人仍會覺得局部脂肪不容易改變。張高榮院長表示:「不是每個人都肥胖,但幾乎每個人都有想修飾的線條。」因此,體重管理正從「減少體重」進入「精準雕塑」的新階段。

▲與會貴賓(左至右):康霈生技張慧敏發言人、康霈生技徐坴暉董事長、康沛生技凌玉芳執行長、綺色佳診所張高榮院長。
在眾多減脂方法中,傳統抽脂屬侵入性處置,恢復時間較長;非侵入性方式則多須分次進行,選擇仍需依個人狀況與醫師評估。近期受關注的新一代減脂注射療法CBL-514,透過調節脂肪細胞相關作用機制,成為局部減脂領域的新興選項之一,未來臨床應用也備受關注。張高榮院長解釋,與依靠破壞細胞膜的傳統溶脂方式不同,自然凋亡過程不會引發發炎或壞死,修復期短,也較不易出現凹陷等副作用。
復胖根本問題:脂肪細胞數量未減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研究觀察到,體重變化與脂肪細胞大小及代謝反應相關,當細胞縮小但數量維持不變時,仍可能出現食慾訊號調節的差異,導致停藥或飲食鬆懈後的體重變化。相較之下,以影響脂肪細胞作用機制的方式調整體態,被視為維持體態的另一種可能方向。
張高榮院長強調,未來體態醫學將走向「體重控制+脂肪管理」的雙軌並行。張高榮院長說:「減重讓身體變健康,減脂讓身形更漂亮。」從小腹、側腰到大腿或副乳,越來越多人期待能能以較溫和、負擔較低的方式進行局部調整,也讓體態醫療在討論上逐漸朝向更精準的管理方向發展。
【延伸閱讀】
新型腸泌素助擺脫「糖胖惡性循環」 醫籲還要「這樣吃」兼顧血糖和體重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6948
免責聲明:本文為外稿合作單位授權刊登,如對內容有任何疑問,請向原作單位確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