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為去(2021)年六都唯一人口數正成長、平均年齡最年輕的城市,隨著人口增加,公設民營的托嬰中心及社區公共托育家園供不應求,市府曾喊出「2025建置55公托及家園」、「一生活圈一公托」,對比現有20間小班制的家園、18間托嬰中心,現有公托量能明顯不足。家長只能咬牙負擔高額私托費用或辭職在家帶小孩。為此,民眾黨桃園市長參選人賴香伶與中壢區市議員參選人林昭印今(15)日召開記者會,針對桃園市公托不足的問題提出對策。
賴香伶表示,桃園市人口稠密的中壢區共有7間公托、桃園區6間,兩個地區的公托數量已經高居桃園市行政區前兩名,候補名單仍家家破百。附近的楊梅、平鎮、八德公托數則少得可憐,每班都有數10名不等的人在等候補,公托資源不僅不足,更存在先天不均的事實,復興區至今連一間公托都沒有。賴香伶認為,跨域公托應該是一種選擇,而非強迫。桃園市公托資源寡又不均,政府開放跨區托育無助解決問題。偏遠行政區難以盈利,更沒有私托可以選擇。
賴香伶建議,人數較少的地區,可以設置小規模的家園,收托數少但彈性大,場地與教保員人數限制也較低。另外,截至今年6月底,桃園共有833家企業設有托兒機構,桃園作為台灣勞工大城,應該加速推動輔導企業申請政府補助,設置托兒服務機構或設施,透過托育公共化和企業托兒雙管齊下,減輕父母負擔。
林昭印則表示,中壢區約有42.2萬人,是桃園市人口第二大行政區。中壢區0至3歲近9000人,卻只有4間公托、3間家園,和32間私立托嬰中心相比,公托資源顯得相當稀少,許多家長為了公托名額搶破頭,上百人登記候補,完整的建置刻不容緩。桃園市不僅公托不足、公立幼兒園也供不應求,升格直轄市後,市府增設公共化幼兒園110所、共443班,招收人數增加12313人,公共化據點數雖然突破四成,但新設公幼的進度仍讓家長大嘆「想抽中公幼跟中樂透一樣難」。
民眾黨團呼籲,市府應該加速補足公托,力推企業育兒,雙管齊下才能讓民眾敢生能養,不要只讓民眾聽到政府「0-6歲國家一起養」的政策口號,卻無法有效減輕家長的育兒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