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的母親節,讓不少未婚或失婚者備感「佳節孤兒」的壓力,有趣的是許多人結婚,是因為孝心;不少人不婚,也是因為「孝」字,婚與不婚間,真是充滿玄機,而且也是許多現實與理想的抉擇。
今年58歲的張姓婦人,帶著分別36與34歲兒女,到中壢區美滿服務中心向主任徐乃義求助,自己與先生婚後經營一家小型工廠,胼手邸足有一點小成績,不料先生在三年前因病往生,原本擔任科技新貴的兒子回家幫忙經營,女兒也放棄秘書工作回家上班。
在兄妹全力付出下,工廠也有起色,只是兩個兒女不婚,她想起先生臨終遺言,希望兒女有好姻緣,如今事隔三年,讓她覺得對不起先生,兒女卻以工廠仍須力拼而拒絕婚姻,張姓婦人認為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但兩兄妹似乎不為所動,她才以母親節最佳禮物是找到好姻緣相逼。兄妹告訴徐乃義,他們不是不婚,只是忙於工作而忘了終身大事,既然媽媽認為結婚才是真孝,他們願意加入中壢區美滿服務中心「個別1對1」行列,更何況報名費只有1000元。
今年38歲的王姓女生原本是女秘書,父親早年過世,單親母親撫養兩姊妹,姊姊五年前嫁到基隆,四年前媽媽罹患巴金氏症,她只好放下工作專心照顧媽媽,王女告訴徐乃義,結婚當然是人生必要過程,但因為要照顧母親,根本無法另組家庭,也不可能拖累男方,可以照顧母親晚年,不但盡了孝心,也是心甘情願的事。
今年35歲的古姓男子,父母身體欠佳,兩個弟弟仍然讀研究所,一家生計由他負責,他告訴徐乃義,如果結婚,女方吃苦,父母也會更辛苦,他認為專心工作,養家活口更實在。
徐乃義指出,年輕人為了「孝」,結婚或不婚不該是選項,已經結婚生子的女性,很多人都被迫得當「神力女超人」,但如果因為父母因素而改變結婚態度,其實大可不必,因為婚姻應該是完整人生的選項。
有人說,生命是一襲華麗的袍,上面布滿了虱子!勞動環境的惡化讓年輕人無法以一己之力扭轉困境,臺灣申請學貸人數逼近百萬,有3.3萬人申請緩繳,年輕人無法以一己之力扭轉困境,原本為了拓展未來的高等教育反而成了束縛,對未來的不安更讓他們無力結婚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