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2日 星期四

投書/三接遷離大潭無助保育紅肉丫髻鮫

作者/劉光明
桃園大潭藻礁海域興建第三接氣站引發了諸多爭議,環團宣稱三接工程將造成藻礁生態系的浩劫,除了潮間帶常見的生物外,紅肉丫髻鮫(雙髻鯊)資源也會受到嚴重影響。本人身為國內極少數的鯊魚研究者,有義務及責任提供正確的紅肉丫髻鮫科學資訊給一般大眾瞭解。

wp-1637490784705
紅肉丫髻鮫(雙髻鯊)。示意圖:截自freepik

紅肉丫髻鮫的生活史特性分布漁業漁獲量鯊魚之生殖方式分為胎生、卵生、胎盤型胎生三種,而紅肉丫髻鮫屬於胎生,每胎產仔數為25尾左右,生殖週期為2年,出生體長為48.5公分左右,50%性成熟體長為230公分,體型最大可達324公分。

臺灣東岸洄游性大型表層性鯊魚大多為鮪延繩釣或大目流刺網所釣獲,西岸鯊魚主要為底棲性之小型鯊魚,以及部分大型鯊魚之幼魚,而主要捕獲漁法為刺網、拖網與一支釣。臺灣漁獲之大型表層鯊魚物種中,紅肉丫髻鮫大約佔3%,而桃園永安漁港漁獲鯊魚物種中,紅肉丫髻鮫大約佔6%。紅肉丫髻鮫屬於洄游性魚類,在西北太平洋海域洄游於島與島及國與國間之沿近海海域。臺灣整個西岸沿海從北部淡水至南部高雄前鎮,以及離島澎湖,在春季會捕獲剛出生40-50公分之紅肉丫髻鮫稚魚與50-60公分之幼魚,這些小魚夏季通常較少出現,到了秋季會再洄游回臺灣西岸,而此時捕獲之體型主要為70-90公分之幼魚,顯示整個西部沿岸皆是本種幼魚的棲地。臺灣東岸宜蘭南方澳鮪延繩釣釣獲紅肉丫髻鮫之海域,主要介於臺灣與彭佳嶼、釣魚台之間,臺東成功作業海域主要為花蓮、臺東至菲律賓以北之海域,主要釣獲體型較大屬於亞成魚與成魚之個體。

臺灣東西岸之紅肉丫髻鮫皆以魚類為主要食物來源,西岸主要攝食白姑或叫姑魚等小型底棲性魚類,隨著體型增長,游泳能力之增加,開始追逐攝食鯖魚等。紅肉丫髻鮫可能在臺灣西部離岸較遠處產仔,稚魚之後再從離岸較遠處逐漸往近岸移動,隨這體型增長到一定大小後,又逐漸游離離岸較遠之沿近海域。所以整個西部海岸僅是紅肉丫髻鮫生活史中很短一段時間的棲地。

如何保育此物種臺灣西岸沿近海為漁民重要之魚場,而紅肉丫髻鮫並非漁民主要漁獲之目標魚種,並且刺網捕獲紅肉丫髻鮫後,因魚體被網具纏繞而死亡,也造成漁民網具之損壞。臺灣鯊魚為全魚利用,紅肉丫髻鮫除了魚翅外,魚肉也製成魚丸、甜不辣與鯊魚煙等食品,漁民或海產店也將魚肉、魚肝或魚腸加以烹飪成菜餚食用。

目前國內尚未針對紅肉丫髻鮫提出相關管理措施,兼顧資源保育及漁民生計之平衡,提出以下紅肉丫髻鮫相關管理建議:大魚部分,因延繩釣漁船捕獲鯊魚後,剪斷釣線放生仍有很高之存活率,因此,針對延繩釣釣獲之紅肉丫髻鮫應訂定總量管制,達到總量後應將捕獲之紅肉丫髻鮫進行放生,同時捕獲懷孕之母魚,也應進行放生,達到保育大型個體之目標。幼魚部分,因為多為刺網所捕獲,漁獲後明顯皆已死亡。因此,建議應進行季節性休魚以減少幼魚被捕獲的機率。目前桃園、新竹、苗栗縣市政府規定每年6至8月份3海浬內禁刺網,雲林縣、嘉義縣10噸以上之漁船全年3海浬內禁刺網,臺南市安平漁港周圍每年10月至翌年6月禁刺網,希望其他縣市也能跟進以達到保育小型個體之目的。

鯊魚已存在地球上約4億年,臺灣的島民在2500-4000年前即有利用15種鯊魚(包括紅肉ㄚ髻鮫)的紀錄,人類大量利用鯊魚資源僅有幾十年的歷史,相對於鯊魚存在的歷史僅為一瞬間,相信透過大家的一起努力,紅肉ㄚ髻鮫定能與人類永續共存。

劉光明/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事務與資源管理研究所教授兼所長、鯊魚永續研究中心主任

spot_imgspot_imgspot_imgspot_img

相關新聞

即時新聞

頭條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