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蔡佩蓉/新北報導
「預售屋備查制度」在2021年7月實施,規範預售屋在取得建造執照後、開始銷售前,必須將預售屋買賣定型化契約送至地政局備查。實施邁入第四年,新北市地政局2024年底推出「預售屋契約AI比對系統」,民眾也可將買賣契約書電子檔上傳,由AI辨識是否有不利消費者的相關條文。
新北市地政局地價科長蕭湘君表示,過往預售屋買賣契約的審核都是由人工,費時又費力,地政局內部開發AI比對系統,結合內政部規範契約進行比對訓練,提高AI判讀準確度,訓練成熟後,開放給建商與一般民眾使用。
蕭湘君說,主要是希望與開發商協力合作,減輕雙邊單位的負擔,建商送審前可先使用「預售屋契約AI比對系統」來進行調整,修正完成後再送出,可節省官方審查時間,有利於建商掌握推案期程;公部門同仁也能減輕負擔,過往至少3至4天的審查,如今用AI系統大約30至40秒就能先將缺漏條文標示出來。
該系統適用全國各縣市建案,不過,記者以自然人身份註冊「預售屋契約AI比對系統」後,隨機從內政部不動產交易實價網下載2023年9月通過備查的新北市某建案,但仍有契約條文與定型化契約不符合的地方。
只是相較於建商可在註冊後登入,將契約檔案匯入進行比對,系統會先確認契約與應記載事項條號完整性,再比對條文內容,並以顏色標示不一致部分,最後提供判讀後符合百分比分析,比對結果達到地政局設定標準時,系統將提示可送內政部平台備查。
一般民眾登錄進行比對後,並未以顏色標示與定型化契約不一致部分,只有顯示「條目錯誤」必須自行比對。且民眾若至預售案看屋,即便簽約前有5日契約審閱期,但也必須要銷售業者提供電子檔,才能用「AI比對系統」抓出不平等條文,這也是美中不足的地方。
更多新聞→
免責聲明:本文為外稿合作單位授權刊登,如對內容有任何疑問,請向原作單位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