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桃園市有一名失智傾向的老婦人因認錯車,堅持坐在別人車上不肯離去,後經員警柔性勸說後才願下車,經警方查出身份後由家人帶回。這起事件也再次提醒社會大眾,失智症議題日益重要,需要早期發現與積極因應。桃園「張老師」中心提醒民眾,預防失智症的關鍵,在於多元且持續的「三動生活」。

桃園張老師提到,根據衛生福利部公布《2024年臺灣社區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社區65歲以上長者失智症盛行率為7.99%,且推估失智人口數有逐年攀升的趨勢,2024年65歲以上失智症人口數約35萬人,到了2041年65歲以上失智症人口數可能將突破68萬人。這不僅只是醫療議題,更是整個社會在心理與家庭照護層面上的挑戰。
預防失智症,桃園「張老師」中心提倡「三動生活」,首先是「動腦」,保持學習與刺激,不論年齡,持續學習新事物,如學語言、玩桌遊、閱讀、參與社區課程等,都有助於活化大腦,延緩退化;「動心」,維持社交與情感連結,與他人保持良好互動能降低孤獨感與憂鬱,情緒穩定也對大腦健康大有助益。可以主動參與社區活動、志工服務,或和親友保持聯繫;最後是「動起來」,培養規律生活與日常運動,除了身體健康,穩定作息與適度活動也有助於減緩失智風險,如散步、打太極、園藝或簡單家事等,都能讓身心維持活力。
桃園張老師提醒,若自己或家人出現記憶力退化、情緒波動、判斷力變差等狀況,建議及早尋求專業醫療評估與協助。同時,桃園張老師也提供專業心理諮商服務,除了自費諮商外,亦有桃園市衛生局全額補助的心理諮詢面談,每人每年可享有4次。
桃園張老師提到,不論是面對失智症本身的困擾,或是照顧歷程中的酸甜苦辣,張老師都能陪伴大家走一段路。也歡迎撥打1980張老師免費輔導專線,由專業義務張老師傾聽您的心聲,陪伴您度過每一個需要支持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