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嚴鈺雯/綜合報導
「千金買房,萬金買鄰」,遇到鄰居製造惱人噪音,常常是鄰里不睦的原因之一。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曾表示,遇到這類問題,不妨先找管委會處理,要求作紀錄、當公正第三方,也可當作緩衝,避免直接衝突;之後可找專業人員前來檢測。
何世昌提醒,先不要急著投訴環保局,如此就壞了鄰居情感,建議可以找領有行政院環境保護署頒發的「公私場所噪音狀況檢查或鑑定人員訓練合格證照」的人員來,並在管委會見證下做檢測,畢竟大多數人會以為「我家的噪音肯定是樓上那一戶」傳下來的,可實際上並不見得如此。

找出噪音來源之後,再來協商解決的方式,以免怪來怪去怪錯人。如果檢測不出噪音源,那可能是檢測時間不對、需另找時間做檢舉。
至於還沒買房,但擔心日後遇到鄰居噪音問題,或是擔心自己成為製造噪音的禍首,何世昌提出四大建議:
一、購買新建案
內政部自2021年起將樓板衝擊音標準從78分貝下修至58分貝,僅適用於2021年後取得建照的新建案,建議購屋時選擇此類預售屋以提升樓板隔音效果。
二、挑選中空樓板的大樓
中空樓板因內含保麗龍球、結構呈蜂巢狀,能減緩聲音傳遞並兼具隔熱效果,但整體隔音效果有限,勿過度期待。
三、加裝木地板
磁磚地板隔音差,若改為架高木地板可提升隔音效果。木地板下可也再加裝隔音墊、隔音棉,架高空間再灌發泡劑,但效果不大。
四、鋪隔音墊
隔音墊選擇多,建議選擇無毒、雙面黏貼的產品,並慎選廠牌與施工團隊,以避免地磚膨拱問題。
何世昌說,其實花個幾10萬尋求安靜的居住環境與和睦鄰里關係是很值得的,許多人寧願砸上千萬買房子,卻捨不得花個10來萬做隔音,這種因小失大的選擇其實很不智。
更多新聞→
免責聲明:本文為外稿合作單位授權刊登,如對內容有任何疑問,請向原作單位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