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你、你碰到詐騙了你知道嗎?那個***小姐是詐騙集團要來申請你的戶籍謄本你知道嗎?
我:蛤?(我聽到什麼了?作賊的喊捉賊?)
他:(氣急敗壞)蛤,你還蛤,你再給我蛤,講國語你聽不懂我換台語,哩督丟詐騙集團阿你災某?
我:我有委託書為什麼不能辦?你是在兇三小,黑白講民眾是詐騙集團?你蝦米名你講?(老娘台語可溜了)
他:我、我、我(持續當機中)
我:你三小?你白癡啦〜(在他回神之前迅速掛上電話,痛快啊)
太解氣了,連罵詐騙集團兩次髒話還能全身而退,我忍不住笑出聲來,但笑著笑著突然一陣鼻酸,因為我開始擔心會不會就此被盯上?會收到100份要我付錢的披薩呢還是門口會被潑漆?對方都掌握我的地址和電話了,我為何要逞口舌之快置自己於險境?明明是奉公守法循規蹈矩的好公民為何我要如此卑微、只對詐騙者小小反擊就開始檢討自己擔心一家大小的安危?生活在一個號稱民主的社會,為何我如此恐懼?為何我感覺生命、財產、人身安全都沒有得到應有的保障?這個世界對善良的人似乎並不友善啊。
我一直主張,好的小說和戲劇,能以虛構為由更真實地反映出社會的弊端。隨著社會變遷,很多作家已在作品中為大眾揭露一再翻新的詐騙手法:日本作家吉田修一2006年的顛峰之作「惡人」,就曾對銀髮族詐騙多所著墨,而2003年歌野晶午的「在櫻樹抽芽時,想你」和2015年葉真中顯的「絕叫」,不約而同以保險金詐騙殺人為主題。2023年的韓劇「模範計程車2」,除了和2024年台灣賣座電影「周處除三害」一樣探討宗教詐騙之外,「模範計程車2」還對針對銀髮族和求職族進行詐騙的壞人做了大快人心的制裁。
「模範計程車2」是代客復仇爽劇、「周處除三害」是以暴制暴爽片,主打的都是惡有惡報,看的時候感覺很痛快,看完之後卻覺得很空虛,反而是「惡人」、「在櫻樹抽芽時,想你」、「絕叫」三本書比較吻合現實:詐騙者逍遙法外、被害者不是求助無門就是人死不能復生。
因為真實世界永遠存在著不公不義,「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也只是弱者自欺欺人的自我安慰。當你踏入詐騙陷阱而散盡家財、債台高築決定一死了之的時候,絕對不會剛好出現一個能為你復仇的計程車司機。當你好不容易下定決心咬牙認賠、重新開始之際,卻可能愕然接到來自地檢署的傳票——諷刺的是,它是真的、不是詐騙。明明是受害者的你,卻因為帳戶被拿來洗錢而淪為詐欺被告,而且告你的還不只一個。
所以,接下來我要陳述三個真實的事件,三個被害者背後的三個家庭,都是我認識、關心且親近的好朋友。我心疼他們無辜受害、蒙受巨大的金錢損失和可怕的司法凌遲;我旁觀他們苦苦掙扎、求助無門卻無能為力。家庭差點分崩離析、身心幾乎失控失衡,但是,他們也只能相互扶持、舉步維艱地一路走下去。
(未完待續)
作者:凌美影
退休教師、新手銀髮族、不專業咖啡師。擅長以小說、電影逃離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