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蔡佩蓉/台北報導
國泰金控發布7月「國民經濟信心調查結果」,相較於主計總處在5月底預估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為3.1%、通貨膨脹率1.88%,本次調查有64%民眾預期今年經濟成長率低於3%,62%則預期通膨高於2%。雖然景氣現況樂觀指數、大額消費意願指數上升,但不動產的買、賣房意願指數卻持續走低。
主計總處5月預測2025年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1.88%,不僅回落至2%通膨警戒線之下,也是近5年最低,尤其新台幣對美元走升,可抑低進口物價,舒緩國內物價上漲壓力。
不動產景氣與總體經濟、通膨環環相扣,伴隨今年可能沒有買房抗通膨題材,加上央行第七波打炒房、銀行不動產放款滿水位問題,「貸不到、貸不足、利率高、無寬限期」不僅阻絕投資客,也讓許多剛性買方縮手觀望。
今年第二季的「政大永慶即時房價指數」顯示,全台和七大都會區指數全面下跌,全台指數季跌幅為1.6%。其中,台南、台中和新北指數跌勢最明顯,季跌幅超過2%,台北、桃園與高雄跌幅較輕,跌幅在1%內,新竹縣市季減1.3%。
在關稅戰衝擊總經、今年可望揮別通膨警戒線以及買房貸款困難之下,這幾年房價飆漲、全民瘋買房,導致許多人有FOMO (Fear Of Missing Out)「錯失恐懼症」也可望得到緩解。

21日最新公布的「國民經濟信心調查結果」,在不動產的部分顯示,7月買房意願指數小幅下降至-47.6,賣房意願至數同步走低至-29.4;對照2024年7月的買房意願為-41.1,賣房意願11.7,顯示這一年來「賣房意願幾近雪崩」。
房市專家、消基會董事暨房委會委員張欣民分析,2023年8月政府推出新青年安心成家房貸,引爆房市價量熱潮,2024年選後房價更是大漲一波,賣方相當享受這樣的高光時刻,「沒有到設定要賺的利潤,就不賣」是房市的現實寫照。
他表示,很多賣方肯定認為房價大漲小回,總會等到好價格,但始料未及銀行貸款緊縮,面臨手邊多戶貸款交屋問題,或是因買方難貸款、負擔能力變低,必須削減獲利降價脫手,這也是去年房市景氣大好時,聽不進所謂「溫水煮青蛙」、「早點落袋為安」的賣方,目前正在頭痛的事情。
更多新聞→
免責聲明:本文為外稿合作單位授權刊登,如對內容有任何疑問,請向原作單位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