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14日 星期四

新青安「4大問題一起爆」 專家:恐有金融連鎖危機

好房網News記者蔡佩蓉/台北報導
 
促進居住正義的新青安房貸政策,上路初期吸引不少剛性自住買盤,短期內更帶動一波買氣,但伴隨而來的是資金過度集中於不動產、利率攀升、撥款排擠與房價快速上漲等負面效應。專家也點出4大問題,提醒政府應適度調整,避免臨潛在的系統性風險引爆。
 
正心不動產估價師聯合事務所市場研究室協理陳孟筠觀察到,新青安政策存在4項結構性問題。第1、「供需判斷失準,加劇市場失衡風險」:政策以「利息補貼」作為單一誘因刺激購屋意願,卻未同步檢討土地與住宅供給體系或控制房價基期,導致資金大量湧入需求端,形成供需錯配。
 
新青安房貸政策雖是出於為青年成家的美意,但後續卻引發房市與貸款等相關負面效應。示意圖/好房網News記者蔡佩蓉攝影
銀行、貸款。圖/好房網News記者蔡佩蓉攝影
 
此舉反而加速房價上漲,使得原本尚有能力購屋的族群反而被迫退出市場,未來若房價反轉或利率持續上揚,高槓桿購屋族將成為首波受害者,對金融體系與市場穩定造成潛在衝擊。
 
第2、「資金排擠效應顯著,扭曲金融資源配置」:在銀行法72-2條規範下,各銀行對於不動產放款已有總量控制,政策強力導引資金投入房貸市場,使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綠能轉型與新創產業的融資空間遭到壓縮。近期市場已出現利率上揚、放貸額度受限、放款審核延遲等現象,反映金融資源分配日益失衡,形成長期經濟成長的潛在障礙。
 
第3、「監理配套不足,居住正義淪為形式」:政策缺乏明確且具執行力的監管機制,無法有效防堵「變相投資」與人頭戶濫用情形;部分民眾藉由低利優惠購屋後再轉租套利,使資源錯置至投機與資產型需求,違背原政策初衷。雖然政府事後試圖補強貸前與貸後的稽核機制,但由於缺乏即時性與系統性,整體政策執行力明顯不足。
 
新青安房貸政策,上路初期吸引不少剛性自住買盤,短期內更帶動一波買氣,但同步造成加速房價上漲,以及目前貸款限額等問題。圖/好房網News記者蔡佩蓉攝影
桃園中路特區。圖/好房網News記者蔡佩蓉攝影
 
第4、「稅制配套缺失,難以抑制結構性扭曲」:政策聚焦於購屋端補貼,卻忽略對持有端的制度改革,囤房稅與空屋稅等抑制閒置與炒作的措施未同步啟動,使政策補貼反而在高房價結構中「打水漂」,無法改善市場長期失衡,讓結構性失衡持續惡化,房價居高不下,弱勢族群反而更難入市。
 
陳孟筠強調,除了新青安政策的結構性盲點之外,另一方面,目前建築業面臨資金斷鏈與銷售遲滯的雙重壓力,政策持續高壓調控之下,可能引爆中小型建商連鎖倒閉危機,甚至動搖金融體系穩定,唯有從制度改革、監管調整與資訊透明三管齊下推進,才能強化住宅政策體系,並重建市場信任。
更多新聞→

免責聲明:本文為外稿合作單位授權刊登,如對內容有任何疑問,請向原作單位確認。

spot_imgspot_imgspot_imgspot_img

相關新聞

即時新聞

頭條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