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3日 星期六

副刊/曾經的我們

45546 1
作者:茱莉‧福萊諾 繪者:藍‧史密斯 譯者:劉清彥 出版社:拾光。圖:文亭硯提供

不知道為什麼讀《樹林裡的房子》時,心裡是一陣感傷……雖然結局是溫暖的。

讓我想起韓劇〈我是遺物整理師〉,他們在整理遺物時,總能拼湊出那些肉眼看不見的小細節,從房子裡的物件擺設,想像是什麼樣的人,在這裡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如同動畫片《可可夜總會》教我們的: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沒有一個人記得你。

45546 2
所有的曾經都是真實發生過的事。圖:文亭硯提供

繪本《樹林裡的房子》在書封上,可見兩雙小孩的腳,似乎往樹林中想冒險去探查那棟斑駁沒人住的房子。「樹林的深處,有一間房子。那裡曾經是一個家,但現在只是一間房子。誰曾經住在那間房子裡?誰曾經走過它的走廊?他們為什麼離開?又去了哪裡?……」

整本書的畫風色彩非常豐富,沒有所謂的淒涼感,但配上詩意的文字,跟著一起演出心中的小劇場,內心其實是酸酸的,「曾經在這裡的人,已經改變了模樣;曾經在這裡的人,也已經離開了。」兩個小孩童稚地翻著屋內留下的東西,想著「這個人是誰?」

45546 4
「曾經」一定會改變的,甚至會消失的。圖:文亭硯提供

繪者以用斑駁的畫面來呈現小孩在老屋探索的當下,也開始讓他們對前屋主有了各種想像,接著好幾頁畫著他們心中想像的可能……讀者內心也跟著起伏,現實與想像,過去與現在似乎也成了強烈的對比。

另一面又換成房子的角度來思考,「說不定這房子還在等他們。等著聽見鑰匙在門上旋轉的聲音……說不定它只想安安靜靜的,回想這些我們不認識的人的故事……」最後他們回到自己溫暖的家,從書名頁開始就有一隻青鳥緊緊跟隨著,隨著故事的發展,意謂幸福的青鳥,便以育雛的過程點出了一間房子成為一個家的真正價值,是啊「樹林的深處,有一間房子。那裡曾經是一個家,但現在只是一間房子。」

45546 3
這個人雖然走了卻無所不在。圖:文亭硯提供

故事說到這,大家應該很有同感,一生中大概都有幾次搬家的經驗,但只要是和家人一起,到哪都是我們的家。一旦有變故了,家就不再是家了,真的只是一間房子了,那種百感交集只有經歷過的人能深刻體會。人生到頭來就是得自己一個人走完這一程,雖然感傷但也正提醒我們珍惜自己所擁有的美好曾經,更重要的是當下的每一刻。

作者
文亭硯
退休高中國文教師,熱愛閱讀喜歡書寫,目前是熟齡繪本閱讀推廣及帶領人且為安可人生~後青春繪本館專欄作者,並擔任各日照、據點活動講師,以繪本陪伴長者服務志工。

spot_imgspot_imgspot_imgspot_img

相關新聞

即時新聞

頭條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