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113年底起桃園已完工並啟用七座亮點特色遊戲場,包含中壢光明公園、龍潭運動公園、八德楓樹腳公園、平鎮運動公園、楊梅四維兒童公園、桃園陽明公園及大園華興池公園等7處,受到廣大市民朋友及親子家庭的喜愛,除了遊戲環境設施的提升,市府也希望藉由「自然遊戲」讓公園成為全齡共享的空間。自然遊戲不限年齡與身分,長輩、青少年、兒童甚至祖孫三代,都能一同在自然環境中遊戲,這正是邁向「全齡友善城市」的重要一步。桃園市市長張善政今(24)日也前往八德區大湳森林公園,出席「自然遊戲推廣活動」,活動吸引許多親子家庭報名參與,現場氣氛熱絡。

工務局說明,此次活動以「在樹影裡長大的我們」為題,規劃了八大自然遊戲關卡,靈感取材自公園環境與長輩童年經驗,包括樹幹搭建的彈力試鍊場、自然素材創意工坊、竹製箭羽精靈試鍊場、松果對決場、黏巴達魔法術、森林演奏會、森林工程師基地,以及松果投手挑戰等。參與的孩子能在關卡間自由挑戰,透過遊戲工作者的陪伴與引導,不僅確保安全,更能啟發孩子的創意,讓每一次遊戲都能在大自然中延伸出無限可能。
工務局表示,隨著3C產品普及,現代孩子逐漸遠離自然,甚至出現「大自然缺失症」,對身心發展造成不良影響。都市中的「公園」正是市民最容易接觸大自然的場域,因此市府不僅關注兒童遊戲權益,更積極思考如何透過自然遊戲,滿足不同年齡層的需求。遊戲不只是孩子的權利,青年、成人、長輩也都需要遊戲。桃園要成為真正的全齡友善城市,就要讓不同世代的人在公園裡找到快樂的方式。
工務局提到,該計畫參考國際自然冒險遊戲場的經驗,自111年底起陸續於中壢青埔公十公園、大溪埔頂公園、平鎮1895乙未保台紀念公園、桃園區風禾公園、桃園南昌森林運動公園及八德大湳森林公園等6處公園,共辦理11場次的自然遊戲推廣活動,並結合遊戲工作者培訓課程及社區培力輔導,推動自然遊戲的在地化與常態化,未來有望打造全台首座「自然遊戲示範公園」,成為桃園推廣自然遊戲的重要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