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5日 星期一

補B群當心!營養師曝「這樣吃」恐釀神經毒性

2845466 PH

生活中心/黃依婷報導

長期攝取高劑量B群,反而可能釀成神經中毒。(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長期攝取高劑量B群,反而可能釀成神經中毒。(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許多人誤以為補充B群越多越好,但若長期攝取高劑量,反而可能釀成神經中毒。營養師賀菡懿提醒,近期澳洲出現多起因高劑量維生素B6導致神經損傷的案例,凸顯出「高劑量B群」並非安全萬靈丹,尤其是非活性B6與B12,更容易在長期使用後累積造成毒性。

高劑量維生素B6風險 台灣同樣存在

研究指出,這並非首次被發現的問題,許多案例都是因為個人長期攝取多種高劑量產品,導致每日累積破百毫克的非活性維生素B6,最終引發神經毒性。

在台灣,這樣的情況其實也很容易發生。許多人喜歡出國購買高劑量的B群,卻不知道這些產品屬於「藥品」。當長期補充後,症狀不但沒有改善,反而可能導致更多健康問題。

此外,也常見民眾同時長期補充高劑量的非活性B12,同樣可能產生毒性危害。

補充維生素要注意 諮詢醫師才安全

建議如果有神經相關症狀,應優先就醫檢查,而不是自行長期服用保健品。若自行補充1至2瓶後,症狀仍未改善,就應該立即停止。

在功能醫學診所的實務上,多採用安全劑量與活性B6,透過高吸收利用率達到效果,而不必依賴高劑量,避免毒性累積的風險。

國際研究揭露非活性維生素B6的神經毒性

根據美國營養學會(ASN)期刊《Advances In Nutrition》的研究,長期攝取高劑量 非活性維生素B6(PN) 會引發以下機轉:

過量PN抑制活化酵素

PN過量會導致血液中累積大量PN,但細胞實際上缺乏活性B6(PLP)。普遍認為,當長期攝取超過100mg PN,就可能出現抑制酵素的情況。

神經傳導物代謝受阻

PLP是許多神經傳導物合成與代謝的必要輔酶。人體主要的興奮性神經傳導物麩胺酸(Glutamate) 需要PLP才能轉化為抑制性神經傳導物GABA
當PLP不足時,麩胺酸會累積,產生神經毒性,導致神經元受損。這也與睡眠品質、自律神經及大腦放鬆功能息息相關。

PN無法進入大腦 造成中樞與周邊神經損傷

研究顯示,PN不易通過血腦屏障,導致大腦中樞缺乏PLP,引起類似缺乏B6的症狀。而周邊神經則因PN濃度過高,直接受到損害。

功能醫學建議

綜合研究顯示,高劑量非活性B6長期補充確實存在神經毒性風險。臨床上應避免自行使用高劑量,並依循醫師建議選擇合適的補充方式。功能醫學診所多以 活性B6 搭配安全劑量,既能避免毒性,也能達到臨床需求。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10月連假「飛東京」現罕見票價!達人驚呼誇張:我真的看不懂
又1熱帶擾動現蹤!有機會發展成颱 最新預估路徑曝光
黃國昌嗆肉搜變態!堅決喊不改口 四叉貓喊擠牙膏:看你哪天會換答案
推公投綁大選?律師揪「2019記名表決」:黃國昌又要打臉過去的自己了嗎

免責聲明:本文為外稿合作單位授權刊登,如對內容有任何疑問,請向原作單位確認。

spot_imgspot_imgspot_imgspot_img

相關新聞

即時新聞

頭條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