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今(25)日上午前往中壢區,出席農業局「小花蔓澤蘭外來種清除宣導活動」。蘇俊賓表示,小花蔓澤蘭是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出的嚴重外來入侵種,影響原生植物生態,也困擾了台灣農民超過30多年。由於社區民眾最清楚小花蔓澤蘭的威脅跟生長區域,桃園市去年開始與社區協會合作移除了2337公斤,成效良好,市府將持續以「在地社區合作模式」為推動方向,精準鎖定清除區域,並將桃園的經驗推廣至全國,共同守護生態環境。

蘇俊賓強調,移除外來種,在對的季節,用對的方法,成效會更好,搶在開花之前移除能夠降低小花蔓澤蘭繁衍的強度,讓社區共同參與,則可以在第一時間掌握到影響最大的範圍,同時提供社區居民的辨識能力。
小花蔓澤蘭原生於中南美洲,因蔓莖生長迅速,一天更可生長約20公分,嚴重危及其他植物生長空間。蘇俊賓指出,桃園去年一共清除小花蔓澤蘭2.6萬公斤,雖然雇工清除還是占多數,但它的繁殖力強,容易在各處蔓延,這時就需要透過在地社區的力量來發掘潛在的增生區域,在初期就「除惡務盡」,才能發揮事倍功半的防治效果。
蘇俊賓隨後與小農手匠發展協會理事長余孟芬、興和里里長劉巫銀梅及當地農友一行人至田間,共同利用大剪刀及耙子等工具清除,共清出十多袋藤蔓約180公斤。
農業局說明,夏季為小花蔓澤蘭快速生長的季節,林業署將每年8月15日至9月15日訂為「小花蔓澤蘭防治月」,號召全民共同清除外來入侵植物,守護台灣本土生態。市府積極推動除蔓計畫,113年清除及收購總量達2萬6199.4公斤,其中包括派工清除、收購以及輔導社區團體清除。為鼓勵更多民眾參與,市府今年也將收購價格自每公斤5元提升至8元,並委託專業廠商進行作業及社區教育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