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園市政府推出市民卡、敬老愛心卡以及運動卡鼓勵民眾參與運動,不過這項政策的執行卻因配合單位多為公立場館,私營運動場館則因參與意願低遭審計處點名檢討,希望體育局能夠檢視計畫行銷策略以提升成效。

審計處指出,為提升市民運動風氣及整體運動人口,暨鼓勵長者走出戶外運動,體育局113年度於「體育業務-體育推展工作」編列1000萬元,辦理運動平權及運動卡相關計畫。審計處同時提到,體育局自111至113年度推動運動卡計畫,特約場館分別有14家、13家及14家,均以國民運動中心及市立運動場館為主要特約場館,轄內雖有私營運動場館,但因參與運動卡計畫意願相對有限,或有限縮民眾場域選擇之可能,另部分場館原有優惠方案優於運動卡,導致運動卡優惠較無誘因,點名體育局應適當檢視計畫行銷策略,以提升計畫成效。

此外,體育局獲教育部體育署補助辦理「來迄桃園走透透」數位走跑計畫,這項桃園數位走跑平台實證場域建置計畫」,決標金額694萬餘元,希望鼓勵民眾透過APP累計運動里程,完成目標就能兌換獎品。但審計處發現,體育局規劃主線任務、事件卡任務及實體活動任務等,設立20個示範點,但去年總計僅3930人參與加入會員,另蒐集1132份問卷,整體平均滿意度為2.94分(滿分 5 分),使用人次及民眾滿意度都還有大幅成長空間,希望體育局能夠研謀改善。